
黄帝战蚩尤,不胜拜泰山;玄女赠碧玉,又将战法传;
共工战颛顼,大怒触昆山;生灵遭涂炭,女娲补穹天;
选石彩石涧,炼石天台山;三六五零一,灵玉化冥顽;
红楼开篇梦,道破天机关;宝黛不分离,墨碧泰玉缘;
泰山黑龙潭,虬龙在修炼;八仙吕洞宾,酒醉飞笔点;
至今石蜡村,龙纹石矿源;章丘有墨泉,墨玉水中翻;
九九归一处,白云湖上天;新矿出老玉,国泰民又安。

我是在泰安长大的,知道泰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从小就听老人们讲过许多有关泰山的故事,我联想“泰山石敢当”都那么有名,难道泰山玉就没有文化吗?我不断地翻阅资料查找,不看则已,一看越发而不可收。原来泰山玉古已有之,形成于25亿3600万年,据考证,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大汶口的先民们就已经用泰山玉制作出了碧玉铲、臂环、佩饰等艺术品。 远在众玉之先,只是因为后来断代,连泰山玉文化也丢失了。我决心挖掘泰山玉文化,查阅寻访了许多的玉器店铺,只是卖玉,只强调雕工或玉质,失去了玉的内涵支撑,我国是玉的王国,特别是泰山玉一定存在有别于泰山其他文化而独特存在的内容,而又是丰富泰山文化的一部分。我查阅了《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山海经》、《十三经注疏》、《云笈七签.九天玄女传》、以及……
写出了近万字的《泰山玉文化传奇》旨在使人们在享受配饰、摆件带来美感的同时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和广博,享受佩玉带来安定平静的同时也了解做人如玉的美德,除却浮躁,沉稳安详,和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