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锦吧 关注:48贴子:2,688
  • 4回复贴,共1

【清洄韫锦】 关于古人的小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右键矜持,转自宫斗小说吧


1楼2015-09-19 16:05回复
    【颜色:】
    茜素青色,水蓝色,月白色,
    鹅蛋,深兰色,妃色,朱色,
    藕荷色,芙蓉色,烟罗紫,石榴红;
    绛紫色;水绿色;湖蓝色;冰蓝色;
    品竹色;葱绿色;乳白色;象牙白色,
    澹澹色;莲青色;烟霞色;赭红;
    玉涡色;樱红;湖碧;羽蓝色;
    蜜合色;月蓝色;鸦青,秋香


    2楼2015-09-19 16:06
    回复
      香料
      甘松、苏合、安息、郁金、捺多、和罗、丁香、沉香、檀香、麝香、乌沉香、白脑香、白芷、独活、甘松、三柰、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
      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 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3楼2015-09-19 16:08
      回复
        翦牦帼:细长马尾制成。
        凤环:凤状花纹
        簪圈;束发头饰,银、金
        俪:包发的丝绵
        4、梳与篦

        玉栉
        银:“蓬沓”
        骨梳
        玳瑁梳
        龙凤象牙梳
        双凤牙梳
        鹤顶梳
        洛成:别称
        八字牙梳

        银篦
        比余:“梳比”,黄金制
        银掠儿
        鸾篦
        镊:拔除毛发,夹取小东西。
        鬓枣:分发具
        郎当:清除梳子,篦子齿中污垢的用具
        刷:理发或栉沐之具
        抿子:使头发光泽帖服的刷子
        豪犀:刷鬓毛的器具
        梳头匣子:
        咸妆:“拣妆”,梳妆匣,盛镜、粉及梳具,饰物。
        钿合:首饰盒,装钿钗。
        梳:“踯躅”


        6楼2015-09-19 16:11
        回复
          瓷器名称
          高足杯:酒具。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玉璧底碗: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璧,故名。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至足胫部稍狭,因口径之小只能插梅枝,故名。宋代创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梅瓶之名始于清代。
          花口瓶:细颈微撇,圆腹,撇足,因瓶口犹如开放的花瓣,故名。宋代景德镇、磁州窑、耀州窑均有烧造,明清亦仿制。
          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撇口、细颈、圆腹、圈足,以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的瓶体。宋代创制,定窑、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镇均有烧造。元、明、清景德镇仍烧造,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等,是中国瓷器造型的典型器物。
          天球瓶:直口、长颈,腹浑圆,似圆球,故名。明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创制,多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烧制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品种。
          蒜头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故名。系仿汉代铜瓶式样,宋代始烧,明清景德镇窑常见,品种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将军罐:直口,短颈,丰肩,鼓腹下收,平底或浅圈足,因宝珠顶纽盖形似将军头盔,故名。清初景德镇窑流行,多为青花、五彩器。
          清末民初仿品甚多。
          提梁壶:小口,细流,鼓腹,平底,有盖,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故名。宋代耀州窑创制,明、清均有烧造,品种有青釉、青花、粉彩、紫砂等。
          穿带壶:小口,短颈,椭圆腹,器物的下部两侧各有长方形穿孔,与肩部两侧的双贯耳两两相对,可以穿带提携,故名。唐代已见有,宋至清代继续烧造,品种有白釉、青釉、红釉等。
          花觚:系仿古青铜器式样,侈口外撇呈喇叭状,长颈,腹部微鼓,广底。明清景德镇窑均有烧制,品种有青花、五彩、古铜彩等。宜兴窑、德化窑烧制有紫砂、白釉花觚
          渣斗:因用来专门盛放兽骨鱼刺等渣滓,故名。敞口,鼓腹,圈足外撇。晋代开始制作,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


          7楼2015-09-19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