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喜欢小椴的一篇随笔《泛江湖》。那还在高二的年代,我一个人闲逛着书店,在一个幽暗的角落里驻足留下,我的目光在一本不大不小的杂志的一页小小的篇章里。椴的文字真的很让人惊艳,那种随手拈来的诗意与予取予求的古意糅杂一处,成就了那个被奉为“金古黄梁温”下的椴。当时的我是何等地痴迷于武侠小说啊。金庸的集大成确实厚重,但却远远达不到我需要的安静。后来在古龙的字里行间找到了这份安静,只是古龙的愁闷有时太拖泥带水了些。于是,小椴,令我在江湖中完全找到了这份安静。那是接近于纯文学的一类情愫,是夜色,是孤独,是寂寞,是束缚,是陨落,是消亡,是经验,是沉默,是自由,是可以常置卷头的温馨与感动。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70977226.html
“杯是只普通的陈年木杯,带着些细微的木纹与光泽,象是人世间那些小小的痴迷与眷恋,不忍释手的、却又如此可怜的快乐与留连;雪还是多年前那场天涯初雪。——握杯的指是寂寞的,而多年前的雪意似乎有一种穿透岁月的寒凉,能把一切冻结成深致久远,象这只不动的握杯的手、还有——友情。
江湖中,还有谁记得这段杯雪之交?喝下这第一杯酒,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 ————《杯雪》
——那是支椴公的笔,于窗外洒落一叠纷飞的雪屑,透过那层零零落落的是天地一色的寂寞和灰败。直入心底的、一处久历世俗的惨淡,一卷忍顾漂泊的白描笔法。
我坐在教室的空余处,空余着周围的喧嚣,如尘埃落地的声响,仿佛一切都不再与我相干。然后,掩过椴公的文字,别过头来的,便是他的笔了。
是武侠,更甚是江湖。
他说过,“我不见得爱武,也不见得爱侠,但我爱的是这江湖。”从初时《杯雪》的如脂滑柔到《洛阳女儿行》时小忍眷恋,历经《长安古意》的“且从绝处读侠气”至今时《遗事......》满腹苍怀。椴公的笔愈发涩地令人不禁怜爱了。他如今描写的不是那些九构十回的谲异情节,亦非于早时的少年快意、女儿情柔,而是——炫丽过后如说书老人指点山河时流露出来的那么一点,易于辨认却又不忍顾它的困倦与沧桑。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73205848.html
杯雪中的几段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4770983.html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4147561.html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3902472.html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70977226.html
“杯是只普通的陈年木杯,带着些细微的木纹与光泽,象是人世间那些小小的痴迷与眷恋,不忍释手的、却又如此可怜的快乐与留连;雪还是多年前那场天涯初雪。——握杯的指是寂寞的,而多年前的雪意似乎有一种穿透岁月的寒凉,能把一切冻结成深致久远,象这只不动的握杯的手、还有——友情。
江湖中,还有谁记得这段杯雪之交?喝下这第一杯酒,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 ————《杯雪》
——那是支椴公的笔,于窗外洒落一叠纷飞的雪屑,透过那层零零落落的是天地一色的寂寞和灰败。直入心底的、一处久历世俗的惨淡,一卷忍顾漂泊的白描笔法。
我坐在教室的空余处,空余着周围的喧嚣,如尘埃落地的声响,仿佛一切都不再与我相干。然后,掩过椴公的文字,别过头来的,便是他的笔了。
是武侠,更甚是江湖。
他说过,“我不见得爱武,也不见得爱侠,但我爱的是这江湖。”从初时《杯雪》的如脂滑柔到《洛阳女儿行》时小忍眷恋,历经《长安古意》的“且从绝处读侠气”至今时《遗事......》满腹苍怀。椴公的笔愈发涩地令人不禁怜爱了。他如今描写的不是那些九构十回的谲异情节,亦非于早时的少年快意、女儿情柔,而是——炫丽过后如说书老人指点山河时流露出来的那么一点,易于辨认却又不忍顾它的困倦与沧桑。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73205848.html
杯雪中的几段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4770983.html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4147561.html
http://xiaobeiyan.blog.sohu.com/8390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