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学吧 关注:206贴子:31
  • 0回复贴,共1

关于成人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成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目前,全市共有乡镇成教中心学校77所,达到市级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标准的已达35所。但是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个别地方有管理缺位、投入减少、工作不力等弱化倾向;全市农村成人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建设水平区域间、校际间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在教育观念、办学条件、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工作内容、施教方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建设,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市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广大农民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从业人员和转移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村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2、乡镇成教中心学校是由县级政府批准主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主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是组织农村各类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阵地和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网络的重要中枢,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从业人员和待转移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乡镇成教中心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3、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以改善办学条件及加强实训、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农村从业人员和初高中毕业生及其他回乡青年为主要对象,不断拓展教育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农村从业人员和待转移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4、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建设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市)区级职业、成人教育学校为龙头、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骨干、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办业校)为基础的三级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到2010年,全市10%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达到国家级示范性乡镇成教中心学校标准,并使之率先成为面向社会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教育培训中心,成为当地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示范基地,成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试点单位。全市60%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达到市级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标准。已达到市级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标准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实习示范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特色。全市每个行政村都要设立村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者村办业校。农村各级成人学校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重点,推进农村多类型、多层次、多内容的教育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不少于1万人,农村成人教育年培训规模在110万人次以上。

5、乡镇成教中心学校的职能任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对农村从业人员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市场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巩固提高扫盲成果,对青壮年农民有计划地进行初、中、高等文化教育;开展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回乡知识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农村基层干部和乡镇(村办)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等级培训;指导所属村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参与组织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思想、文明道德、法律知识、社会文化和健康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要因地制宜,采用联合办学、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适时开展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助学工作。逐步推进包括老年人教育、婴幼儿教育在内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努力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1楼2008-06-10 20: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