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第一洞天吧 关注:1,672贴子:14,076

【道教经典类】无能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能子  经名:无能子。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简称文渊阁本)。  无能子序  无能子,余忘形友也。少博学寡欲,长於穷理尽性以至於命。黄巢乱,避地流转,不常所处,冻馁淡如也。光启三年,天子在褒,四方犹兵,无能子寓于左辅景氏民舍,自晦也。民舍之陌,杂处其问,循循如也。昼好卧不寐,外则笔扎一二纸,兴则怀之,而不余示。自仲春壬申至季春己亥,盈数十纸,卷而囊之,似有所着者。余窃得之,多纪所传所见,或尝与昆弟朋友问答之言。其旨归於明自然之理,极性命之端。自然无作,性命无欲,是以略礼教而外世务焉。知之者不待喻而信,不知者能无罪乎。余因析为品目,凡三十四篇,编上中下三卷。自与知之者共之尔。余盖具审无能子行止中藏,故不述其姓名游宦焉。


IP属地:湖南1楼2015-09-17 20:03回复
     目 录  卷上  圣过第一    明本第二  析惑第三    无忧第四  质妄第五二篇  第六阙  真修第七四篇  第八阙  第九阙     第十阙  卷中  文王第一    首阳子说第二  老说君第三   孔子说第四二篇  第五阙     范蠡说第六  宋玉说第七   商隐说第八  严陵说第九   孙登说第十  卷下  答通问第一   答华阳子问第二  答愚中子问第三 鱼说第四  鸩说第五    答鲁问第六二篇  第七阙     纪见第八三篇  第九阙     第十阙  固本第十一四篇 第十二阙  第十三阙    第十四阙


    IP属地:湖南2楼2015-09-17 20:03
    回复
      2025-05-11 10:01:26
      广告
       明本第二  夫所谓本者,无为之为心也,形骸依之以立也,其为常而不殆也。如火之可用以焚,不可夺其炎也。如水之可用以润,不可夺其湿也。取之不有,藏#6之不无。动之则察秋毫之形,审蚊纳之音;静之则不见丘山,不闻雷霆。大之可以包天壤,细之可以入眉睫。惚惚恍恍,不来不往。希希夷夷,不盈不亏。巢由之隐,园绮之遁,专其根而独善也。尧授舜,舜授禹,禹授启,汤放桀,武王伐纣,张其机而兼济也。明之者,可藏则藏,可行则行,应物立事,旷乎无情。昧之者,嗜欲是驰,耳目是随,终曰妄用,不识不知。孰能照以无滞之光,委以自然之和,则无名之元,见乎无见之中矣。


      IP属地:湖南4楼2015-09-17 20:04
      回复
          析惑第三  夫性者神也,命者气也,相须於虚无,相生於自然,犹乎填帘之相感也,阴阳之相和也。形骸者,性命之器也,犹乎火之在薪,薪非火不炎#7,火非薪不光。形骸非性命不立,性命假形骸以显,则性命自然冲而生者也,形骸自然滞而死者也。自然生者,虽寂而常生;自然死者,虽摇而常死。今人莫不好生恶死,而不知自然生死之理,睹乎不摇而偃者则忧之。役其自然生者,务存其自然死者,存之愈切,生之愈疏。是欲#8沈羽而浮石者也,何惑之甚欤。


        IP属地:湖南5楼2015-09-17 20:04
        回复
          无忧第四  夫人大恶者死也,形骸不摇而偃者也。夫形骸血肉耳目不能虚而灵,则非生之具也。故不待不摇而偃则曰死,方摇而趋本死矣。所以摇而趋者,凭於本不死者耳,非能自摇而趋者。形骸本死,则非今死;非今死,无死矣。死者,人之大恶也。无死可恶,则形骸之,外何足汨#9吾之至和哉。


          IP属地:湖南6楼2015-09-17 20:04
          回复
            真修第七  夫衡镜,物也,成於人者也。人自成之,而反求轻重於衡,妍丑於镜者,何也。衡无心而平,镜无心而明也。夫无心之物,且平且明,则夫民#10之有心者,研之以无,澄之以虚,涵澈希夷,不知所如,吾见其偕天壤以无强,沦颢黑而不疲,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矣。夫水之性,壅之则澄,次之则流,升之云则雨,沈之土则润,为江海而不务其大,在坎穴而不耻其小,分百川而不疲,利万物而不辞,至柔者也。故老聪曰:柔弱胜刚强。则含神体虚,专气致柔者,得乎自然之元者也。  夫水流湿,火就燥,蕾买从龙,风从虎,自然感应之理也。故神之召气,气之从神,犹此也。知自然之相应,专玄牝之归根,则几乎悬解矣。  夫乌飞於空,鱼游於渊,非术也,自然而然也。故为乌为鱼者,亦不自知其能飞能游。苟知之,立心以为之,则必堕必溺矣。亦犹人之足驰手捉、耳听目视,不待习而能之也。当其驰捉听视之际,应机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也。苟须思之而后可施之,则疲矣。是以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夫浩然而虚者,心之自然也。今人手足耳目,则任其自然而驰捉听视焉。至於心,则不任其自然而挠焉,欲其至和而灵通也,难矣。


            IP属地:湖南8楼2015-09-17 20:05
            回复
                无能子卷上竟  #1『 甲』 原无,据文渊阁本增补。  #2『 甲』 原无,据文渊阁本增补。  #3『 得』原作『 德』,据文意改。  #4『 诞』 原作『 蜓』,据文渊阁本改。  #5『而』原无,据文渊阁本增补。  #6『藏』原作『忘』,据文渊阁本补。  #7『炎』文渊阁本作『焚』。  #8『欲』原作『故』,据文渊阁本改。  #9『汨』原作『洞』,据文渊阁本改。  #10『民』原作『式』,据文渊阁本改。


              IP属地:湖南9楼2015-09-17 20:06
              回复
                无能子卷中  文王说第一  吕望钓於渭滨,西伯将畋,筮之。其县曰:非熊非熊,天遗尔师。及畋得望,西伯再拜,望钓不报。西伯拜不止,望箕踞笑曰:汝何为来哉。西伯曰:殷政荒矣,生民荼矣,愚将拯之,思得贤士。望曰:殷政自荒,生民自荼,胡与於汝,汝胡垢予。西伯曰:夫圣人不藏用以独善於己,必尽智以兼济万物,岂无是耶。望曰:夫人与乌兽昆虫共浮於天地中,一黑而已。犹乎天下城郭屋舍,皆峙於空虚者也。尽坏城郭屋舍,其空常空。若尽杀人及乌兽昆虫,其黑常黑。殷政何能荒耶。生民何谓荼耶。虽然,城郭屋舍已成不必坏,生民已形不必杀,予将拯之矣。乃许西伯同载而归。太颠闳夭私於西伯曰:公刘后稷之积德累功,以及於王,王之德充乎祖宗矣。今三分天下,王有其二,亦可谓隆矣。吕望渔者尔,王何谓下之甚耶。西伯曰:夫无为之德,包裹天地,有为之德,开物成事。轩辕陶唐之为天子也,以有为之德,谒广成子於崆峒,叩许由於箕山,而不获其一顾。蚓吾之德,未迨乎轩尧,而卑无为之德乎。太颠闳夭曰:如王之说,望固无为之德也,何谓从王之有为耶。西伯曰:天地无为也,曰月星辰运於昼夜,雨露霜雪零於秋冬,江河流而不息,草木生而不止,故无为则能无滞。若滞於有为,则不能无为矣。吕望闻之,知西伯实於忧民,不利於得殷天下,於是乎率#1与之兴周焉。


                IP属地:湖南10楼2015-09-17 20:06
                回复
                  2025-05-11 09:55:26
                  广告
                   首阳子说第二  文王殁,武王伐纣,灭之。伯夷、叔齐叩马谏曰:父死不葬而起大事,动大众,非孝也。为臣弑君,非忠也。左右欲兵之,武王义而释之。伯夷、叔齐乃反,隐首阳山,号首阳子。夫天下自然之时,君臣无分乎其问。为之君臣以别尊卑,谓之圣人者,以智欺愚也。以智欺愚,妄也。吾与汝尝言之矣。妄为君臣之中,妄殷有称。妄殷之中,妄辛有称。妄辛之中,妄暴妄虐,以充妄欲。姬发之动,亦欲也。欲则妄,所谓以妄取妄者也。夫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父子君臣何有哉。有为则嗜欲而乱人性,孝不孝、忠不忠何异哉。今汝妄吾之尝言,又以妄说突其妄兵,是求义声也。以必朽之骨而迎虚声,是以风攘焰也。姬发不兵汝,幸也。兵之而得义声,朽骨何有哉。夫龙暴其鳞,凤暴其翼,必同於渔者弋者。悲乎。殆非吾之友也。夷齐於是逃入首阳山,罔知所终,后人以为饿死。


                  IP属地:湖南11楼2015-09-17 20:06
                  回复
                    君说第三  孔子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书,修《 春秋》 ,将以正人伦之序,杜乱臣贼子之心,往告於老聪。老聘曰;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蹂於刀几则烂矣。自昔圣人创物立事,诱动人情,人情失於自然,而夭其性命者纷然矣。今汝又文而褥之,以繁人情。人情繁则怠,息则诈,诈则益乱。所谓伐天真而矜己者也,天祸必及。孔子惧,然亦不能遂已。既而削迹於卫,伐树於宋,饥於陈、蔡,围於匡,皇皇汲汲,几於不免。孔子顾谓颜回曰:老聘之言,岂是谓乎。


                    IP属地:湖南12楼2015-09-17 20:07
                    回复
                      孔子说第四二篇  孔子围於匡,七日弦歌不辍。子路曰:由闻君子包周身之防,无一朝之患。夫子圣人也,而饥於陈,围於匡,何也。然而夫子弦歌不报,罔有忧色,岂有术乎。孔子曰:由来,语汝。夫是非邪正由乎人,厚薄悬乎分,通塞存乎时。日月之照,不能免薄蚀之患。圣贤之智,不能移厚薄通塞之数。君子能仁於人,不能使人仁於我。我能义於人,不能使人义於我。匡之围,非丘之罪也,丘亦不能使之不围焉。然而可围者,丘之形骸也。丘方惚无形於冲漠,沦无情於杳冥,不知所以忧,故偶谐於弦歌尔。言未几,匡人解去。原宪居陌巷,子贡方相鲁卫,结骑联驷访宪焉。宪摄弊衣。子贡曰:夫子病耶。宪曰:宪闻德义不修谓之病,无财谓之贫。宪贫也,非病也。子贡耻其言,终身不敢复见宪。仲尼闻之曰:赐也言失之也。夫拘於形者不虚,存於心者不淳。不虚则思之不清,不淳则其心不贞。赐近於骄欲,宪近於坚白,比之清浊,将去几何。


                      IP属地:湖南13楼2015-09-17 20:07
                      回复
                         宋玉锐第七  屈原仕楚,为三问大夫。楚襄王无德,佞臣斩尚有宠,楚国不治。屈原忧之,谏襄王请斥斩尚。王不听,原极谏。其徒宋玉止之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己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3无所归,怨无所集。今王方眩於佞口,酣於乱政。楚国之人,皆贪斩尚之贵而响随之。大夫乃孑孑然挈其忠信而叫噪其中,言不从,国不治,徒彰乎彼非我是,此贾仇而钓祸也。原曰:吾闻君子处必孝悌,仕必忠信。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谏不止,斩尚怨之,谗於王而逐之。原彷徨湘滨,歌昤悲伤。宋玉复喻之曰:始大夫孑孑然挈忠信而叫噪於草佞之中,玉为大夫危之而言之旧矣。大夫不能从。今胡悲耶。岂爵禄是思,国壤是念耶。原曰:非也。悲夫忠信不用,楚国不治也。玉曰:始大夫以为死孝悌忠信也,又何悲乎。且大夫貌容形骸,非大夫之有也。美不能丑之,丑不能美之;长不能短,短不能长;强壮不能廷弱之,廷弱不能强壮之;病不能排,死不能留。形骸似乎我者也,而我非可专一。一身尚若此,乃欲使楚人之国由我理乱,大夫之惑亦甚矣。夫君子寄形以处世,虚心以应物,无邪无正,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功无罪。虚乎心,虽桀纣娇音脚蹶,非罪也。存#4乎心,虽尧舜夔契,非功也。则大夫之忠信,斩尚之邪佞,孰分其是非耶。无所分别,则忠信邪佞一也。有所分,则分者自妄也。而大夫离真以袭妄,恃己以黜人,不待王之弃遂,而大夫自弃矣。今求乎忠信而得乎忠信,而又悲之而不能自止,所谓兼失其妄心者也。玉闻上达节,中守节,下失节。夫虚其心而远於有为者,达节也。存其心而分是非者,守节也。得其所分又悲而挠之者,失节也。原不达,竟沈汨罗而死。


                        IP属地:湖南15楼2015-09-17 20:07
                        回复
                           孙登说第十  孙登先生隐苏门山,嵇康慕而往见之,曰:康闻蚌蚶不能知龟龄,燕雀不能与鸿期。康之心实不足以纳真诲,然而曰月之照,何限乎康庄烧涌,雨露之润,罔择乎兰荪萧艾。先生理身固命之余,愿以及康,俾康超乎有涯,遨乎无垠。登久而应之曰:夫杳杳冥冥,有精非精;浑浑淳淳,有神非神。精神甚真,离之不分,留之不存。孰谓固命,孰谓理身,孰为有涯,孰为无垠。然而虚无之中,绵绵相循,出入无迹,为天地之根。知之者明,得之者尊。凡汝所论,未窥其门。吾闻诸老聪曰:良贾探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且夫蚌以珠剖,象以齿焚,兰煎以膏,翠拔以文,常人所知也。汝有藻饰之才,亡冥蒙之机,如执明烛,煌煌光辉,穹苍所恶也。吾尝得汝《 贻山巨源绝交书》 ,其问二大不可七不堪,皆矜己疵物之说,时之所憎也。夫虚其中者,朝市不喧;欲其中者,岩谷不幽。仕不能夺汝之情,处不能济汝之和。仕则#6累,不仕则已。而又绝人之交,增以矜已疵物之说,悼噪於尘世之中,而欲探乎永生,可谓恶影而走於曰中者也。何足闻吾之诲哉。康眩然如醒,后果以刑死。


                          IP属地:湖南18楼2015-09-17 20:08
                          回复
                             无能子卷中竟  #1『 率』文渊合本作『 卒』。  #2『 德』原作『 得』,据文渊阁本改。  #3『 惠』文渊阁本作『 直』。  #4『 存』 原作『 孝』,据文渊阁本改。  #5『 隐』 原无,据文渊阁本增补。  #6『 则』 原作『 不』,据文渊阁本改。


                            IP属地:湖南19楼2015-09-17 20:09
                            回复
                              2025-05-11 09:49:26
                              广告
                              无能子卷下  答通问第一  无能子贫,其昆弟之子且寒而饥,嗟昤者相从焉。一日,兄之子通谓无能子曰:嗟寒昤饥有年矣,夕则多梦录仕,而丰乎车马金帛;梦则乐,寤则忧,何可获置其易哉。无能子曰:昼忧夕乐,均矣。何必易哉。通曰:夕乐梦尔。无能子曰:夫梦之居屋室,乘车马,被衣服,进饮食,悦妻子,憎仇伟,忧乐喜怒,与夫寤而所欲所有为者,有所异耶。曰:无所异。无所异,则安知寐而为之者梦耶,寤而为之者梦耶。且人生百岁,其问昼夕相半,半忧半乐又何怨乎。夫冥兮虚而专乎常者,王侯不能为之贵,厮养不能为之贱,玉帛子女不能为之富,华羹舰缕不能为之贫,则忧乐无所容乎其问矣。动乎情而属乎形者,感物而已矣。物者,所谓富贵之具也。形与物,朽败之本也。情感之而忧乐之无常也。以无常之情,萦朽败之本,寤犹梦也,百年犹一夕也。汝能冥乎虚而专乎常,则不知所以饥寒富贵矣;动乎情而属乎形,则昼夕寤寐俱梦矣。汝其思之。


                              IP属地:湖南20楼2015-09-17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