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酸痛
发病原因:肌肉活动量大,局部肌肉组织大量乳酸存在,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
症状表现:局部肌肉痛、发胀、发硬。
处理方法:热敷、伸展练习、按摩、服维生素C。
预防措施:
1、科学安排运动量;避免肌肉负担过重;
2、准备活动注意对即将练习时负荷重的局部肌肉的充分活动;
3、整理活动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二、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发病原因:
1、寒冷刺激;
2、电解质丢失过多;
3、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4、疲劳
症状表现:
1、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
2、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
1、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
2、揉捏痉挛的肌肉 ;
3、点按局部穴位 。
预防措施:
1、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
2、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3、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
4、夏季运动时,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
5、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6、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冲淋全身。
三、肌肉拉伤
大腿后群肌肉的拉伤最为常见,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拉伤也可见到。
发病原因:
1、准备活动不当;
2、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
3、疲劳或过度负荷;
4、动作过猛或粗暴;
5、气温过低,湿度太大;
6、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
7、突然用力过猛。
症状表现:
1、局部肿痛、肌肉痉挛发硬、功能障碍;
2、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
处理方法:
1、早期冷敷、加压包扎、把损伤肌肉置于放松位置、外敷新伤药、针刺治疗;
2、24或48小时后可开始进行按摩治疗;
3、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需手术缝合。
预防措施: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3、合理安排运动量;
4、纠正和改进技术和动作的缺点。
发病原因:肌肉活动量大,局部肌肉组织大量乳酸存在,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
症状表现:局部肌肉痛、发胀、发硬。
处理方法:热敷、伸展练习、按摩、服维生素C。
预防措施:
1、科学安排运动量;避免肌肉负担过重;
2、准备活动注意对即将练习时负荷重的局部肌肉的充分活动;
3、整理活动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
二、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发病原因:
1、寒冷刺激;
2、电解质丢失过多;
3、肌肉连续收缩过快。
4、疲劳
症状表现:
1、痉挛的肌肉僵硬、疼痛;
2、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屈伸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
1、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
2、揉捏痉挛的肌肉 ;
3、点按局部穴位 。
预防措施:
1、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
2、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3、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
4、夏季运动时,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
5、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6、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冲淋全身。
三、肌肉拉伤
大腿后群肌肉的拉伤最为常见,大腿内收肌、腰背肌、腹直肌、小腿三头肌、上臂肌拉伤也可见到。
发病原因:
1、准备活动不当;
2、肌肉的弹性和力量较差;
3、疲劳或过度负荷;
4、动作过猛或粗暴;
5、气温过低,湿度太大;
6、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
7、突然用力过猛。
症状表现:
1、局部肿痛、肌肉痉挛发硬、功能障碍;
2、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
处理方法:
1、早期冷敷、加压包扎、把损伤肌肉置于放松位置、外敷新伤药、针刺治疗;
2、24或48小时后可开始进行按摩治疗;
3、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需手术缝合。
预防措施:
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3、合理安排运动量;
4、纠正和改进技术和动作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