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即是“道”,也是每个人的“本心”,它无垢无净,不增不减,妙用无穷,能感通万物,是应变之枢机。如能善用之,就能帮助我们成就一番惊人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我们的“本心”却往往被各种尘埃遮蔽住了,成为了一颗不为常人所知的“宝珠”。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虚度一生,就要通过精神上的磨练,不断拂去那些尘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这样就进入超越世俗的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表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这是一个寻找良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的过程。
所谓“动心忍性”,并不是要求我们面对那些艰难困苦之事,皱着眉,苦着脸,咬牙切齿地拼命忍着心里的愤懑之情。
而是把天地间的各种事看成是一个大洪炉,自己如同一块粗铁,在里面接受烈焰、钳锤的煅炼,要打造一把宝剑一样。每一下的打击,都会使自己的心性更精纯一点。
拥有这个信念后,不但不怕苦,还唯恐火力不足、锤打的力量不够,任凭它在别人看来如何痛苦难堪,我只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而已。就是说不以感官之心去分别各种遭遇,而是以本来的生命之性去体验、契合它。
具体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超然独立于各种境界之外,不生不灭的。只要能把持住自己,任凭什么痛苦来袭,认定那只是感官的感觉而已,与自己的“本心”并无关系,这样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侵入不了自己的内心。
不论事情多么繁杂艰苦,我就是保持“本心”不动,把分别、计较之心高高挂起,怡然自得地观照内心,心平气和地去做事,以此考验自己的心性修养程度。这个过程就是“动心忍性”。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写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却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磨练心性也是如此,当历经了当初的烦躁与不适的感觉后,观照到十分纯熟,已超越喜悦与痛苦时,一种心灵上“空无一物”的虚无状态便会到来,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就会在心中生起。
到了这时,就会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真正毫无牵挂的真实感觉。这种感觉出自内心深处,能使人有一种源于生命本真的自信。
达到此境界,心灵清澈灵明,能应万物之变,不管在何时何处,你都能获得来自“本心”的力量,顺应规律去应对当前的事情。
只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
我们要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虚度一生,就要通过精神上的磨练,不断拂去那些尘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这样就进入超越世俗的更广阔、更自由的境界,表现出更高的智慧和才能。
这是一个寻找良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动心忍性的过程。
所谓“动心忍性”,并不是要求我们面对那些艰难困苦之事,皱着眉,苦着脸,咬牙切齿地拼命忍着心里的愤懑之情。
而是把天地间的各种事看成是一个大洪炉,自己如同一块粗铁,在里面接受烈焰、钳锤的煅炼,要打造一把宝剑一样。每一下的打击,都会使自己的心性更精纯一点。
拥有这个信念后,不但不怕苦,还唯恐火力不足、锤打的力量不够,任凭它在别人看来如何痛苦难堪,我只是待之以性,而不待之以心而已。就是说不以感官之心去分别各种遭遇,而是以本来的生命之性去体验、契合它。
具体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是超然独立于各种境界之外,不生不灭的。只要能把持住自己,任凭什么痛苦来袭,认定那只是感官的感觉而已,与自己的“本心”并无关系,这样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侵入不了自己的内心。
不论事情多么繁杂艰苦,我就是保持“本心”不动,把分别、计较之心高高挂起,怡然自得地观照内心,心平气和地去做事,以此考验自己的心性修养程度。这个过程就是“动心忍性”。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写得很有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山溪寻去,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源头,山已穷,水已尽,但当你静下心来,打量四下,却发现早已有氤氤氲氲的云雾在山腰冉冉升起,这是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磨练心性也是如此,当历经了当初的烦躁与不适的感觉后,观照到十分纯熟,已超越喜悦与痛苦时,一种心灵上“空无一物”的虚无状态便会到来,生命中的祥瑞之云就会在心中生起。
到了这时,就会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真正毫无牵挂的真实感觉。这种感觉出自内心深处,能使人有一种源于生命本真的自信。
达到此境界,心灵清澈灵明,能应万物之变,不管在何时何处,你都能获得来自“本心”的力量,顺应规律去应对当前的事情。
只有经历千锤百炼,心灵才会由量变到质变,产生一个飞跃,进入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