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给了你什么
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生命美学》拯救了你脆弱的心灵,开始蛰伏在秋的气息,踏上艰难的心灵之路而有所转机……
《生命美学》,从美学的角度,着重辨析了什么是审美活动所构建的本体的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曾对你是那样的陌生和留恋往返,在你的内心镌刻下难于泯灭的困惑与不解。正如潘知常引用亚斯贝斯的名言所说的那样:“人之所以为人,不能从我们所认识的东西上去寻找,而应该穿过他身上的一切可以认知的东西,单单从他的起源上予以非对象的体验。”舒婷写的诗给人以明示:“那么,阿丽安娜的线团安在?”
是的,“美学必须从以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中作为自己的现代视野,换言之,美学倘然不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建构自身,它就永远是无根的美学,它就休想真正有所作为。”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孤苦忠告中灵魂在渴望着什么,追寻着什么,呼唤着什么?在命运车轮下承受碾压的人生诅咒着什么,悲叹着什么?尤其是,在无限瑰丽辉煌的背景下展开的生命在超越着什么,创造着什么,皈依着什么……
所有这些,我们必须知道他的本体意义、存在意义和生命意义。
所谓“本体”,就是生命如何可能,或生命的存在与超越如何可能,即使生命的终极追问,终极意义,终极价值,但它不能与科学、道德活动相提并论。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本身,是以“自我”而不是以对象的角度去限定人的。人是要不断地。向意义生成的。
所以生命活动应以自我规定、自我说明、自我创建、自我诠释为基础的一系列活动;所以荀子将心抬得那么高——他说心这厮啊,是形之君,也就是一个人形体的君王。荀子都说到这地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心在生命的舞台上独占鳌头,心在人生的意义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是你读了《生命美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人们那些理性的认识,那些持重与尺度,那些透明与睿智,那些深渊与厚重,完全蕴藏在我们的心灵大海,悠然于我们的心灵庄园。
——201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