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之家吧 关注:11,157贴子:88
  • 1回复贴,共1

十八罗汉是怎么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盘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现过少林十八罗汉。功夫罗汉潘国静是现代少林十八罗汉之一!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罗汉,皆如《法住记》所载,并无异说。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
第一罗汉 跋罗堕尊者 骑鹿罗汉
第二罗汉 伽伐蹉尊者 喜庆罗汉
第三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 举钵罗汉
第四罗汉 苏频陀尊者 托塔罗汉
第五罗汉 诺炬罗尊者 静坐罗汉
第六罗汉 跋陀罗尊者 过江罗汉
第七罗汉 迦力迦尊者 骑象罗汉
第八罗汉 佛陀罗尊者 笑狮罗汉
第九罗汉 戌博迦尊者 开心罗汉
第十罗汉 伴诺迦尊者 探手罗汉
第十一罗汉 罗怙罗尊者 沉思罗汉
第十二罗汉 那迦犀尊者 挖耳罗汉
第十三罗汉 因迦陀尊者 布袋罗汉
第十四罗汉 伐那波斯尊者 芭蕉罗汉
第十五罗汉 阿氏多尊者 长眉罗汉
第十六罗汉 荼畔咤迦尊者 看门罗汉
第十七罗汉 为庆友尊者 降龙罗汉
第十八罗汉 为宾头卢尊者 伏虎罗汉


IP属地:江苏1楼2015-09-13 16:27回复


    2楼2015-09-21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