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吧 关注:1,755贴子:21,150
  • 15回复贴,共1

【浴火重生●独有熙凤】“辣女”王熙凤之三:处事有方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载自:中华女网


1楼2015-09-12 21:20回复
    品读红楼·“辣女”王熙凤之三:处事有方略
    才华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之所以那么深情地感叹于王熙凤生不逢时的命运,乃在于一个人才华的施展和命运的轨迹,总是和他所处的时代,和家国的命运血脉相连。
    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倘生在上升的、有前途的时代,许多人便可辅助好君王,做出一些贤明治理;可若生在末世、乱世,则就可悲了,因为乱世是不讲规则的,若要企求进取,常常要实施一些非常规的、暴烈的手段,不免助纣为虐,成为加剧动荡的一个不祥因子。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我一直坚信倘能生于盛世,生于一个女人能够获取一定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时代,王熙凤一定能作出一番轰轰烈烈让男子汗颜的事业,很可惜她生在没有前景可称的“末世”,施展才华、才干的空间得到极大地抑制。惜乎,英雄总是无用武地呀!


    2楼2015-09-12 21:24
    回复
      2025-05-10 16:09:53
      广告
      协理宁国府:才华毕露
      也许,协理宁国府,帮助贾珍替他心疼的儿媳妇秦可卿操办丧事,让王熙凤在贾府上下与亲朋好友中,足足露了一下脸,展示了几分不可小视的才华。这在王熙凤的理政史上是不得不书的一笔。
      贾珍之所以必须请凤姐替他料理儿媳的丧事,自有他的苦衷。
      这个自视风流不羁的人,在风月场上从没消停过。有人说宁国府里除了门口的两头石狮,就再也没有干净的东西。
      偏偏这个嗜色如命的家伙,家里娶来了貌若天仙、美轮美奂的儿媳秦可卿。于是,贪欢的饥渴最终逾越了伦理的鸿沟,在公公与儿媳之间演绎了“扒灰”的丑剧。不能见人的无限尴尬事,最终导致了秦可卿悬梁自尽的荒诞收场。
      亡者已逝,生者情何以堪?
      所以贾珍伤心欲绝,如丧考妣;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他要倾其所有地为亡逝的儿媳操办一场风光的丧事。
      可是这时,他的妻子尤氏却忽然称病卧床不起,说是胃气疼的旧病复发。这不早不晚的病,倒给尤氏一个回避尴尬的理由:由着性子闹起来,不免家丑外扬,况且贾珍也不是她能制服的主;装出没事的样子依旧在人前人后的张罗,委实憋屈不过。称病的消极怠工来得正好,既避免直接冲突,又多少保全了自己的一点体面。
      儿子贾蓉,外表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却既不伤心也不掉泪,好像是事与己无关,只是逍遥自在地甩手一边。
      封建大家庭里,处理起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尴尬事,倒自有一套看起来还算高明的法子。
      但高明归高明,事情还得归事情做。贾珍独木难支,缺少一个能干的,能够统一调度、统筹安排的人手。
      这时,宝玉悄悄地向他推荐了凤姐。贾珍一听十分开怀,觉得果然可用。
      于是贾珍亲自去哀求邢、王两夫人,希望她们允诺王熙凤即刻走马上任。
      邢夫人不愿做主,推给了王夫人;王夫人本不想答应,经不住贾珍的苦求,又看到一旁的凤姐逞才心切,就送了个顺水人情答应了。
      这样宁国府自己的事,就在无可奈何之际,不得不让荣国府的人帮忙着搀乎进来,所以叫“协理宁国府”。


      3楼2015-09-12 21:24
      回复
        理政要务之一:令随威行
        协理的事对凤姐来说说易不易,说难也不是特别难。
        原因无非两个:其一,贾珍上梁不正,管理的权威受到不小的冲击;其二,尤氏、贾蓉消极怠工,造成的人手匮乏,于是奴婢们趁势偷奸耍滑。
        管理的要务在于重塑威望,建立威信,让令随威行,得以严厉贯彻。
        在上任伊始,她就发表了一场措辞严厉的“就职演说”,她说: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这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丑话说在了前头的好处就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现代管理学的精髓在王熙凤那里,早就无师自通地活学活用了。
        接着,为了强化自己的威望,她适度地疏远了与众人的距离。
        除了给宁国府的尤氏、贾珍生活上有些细微的照顾之外,她便“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也不对女眷来往迎送”。
        通过距离疏远,凸显管理者身份威严,从而在心理上使被管理者产生一种自上而来的威压感。


        4楼2015-09-12 21:29
        回复
          理政要务之二:管理技巧
          在管理技巧上,王熙凤同样具有无师自通的天分。
          再接下来,她将宁国府的仆人们登记造册,按人划组,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避免了苦劳不均,和有人趁机的耍滑。
          由于管理的到位,秦可卿的丧仪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不料,有天却发生了一件不尽人意的小事。
          有个负责迎送亲友的仆人,在凤姐早晨点卯时未到。凤姐即刻命人传了来,见了他,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都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
          那人赶紧答道:“奴才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绕过初次。”
          看来,这个迟到的仆人在宁国府是有些体面地位的,只是因为早晨醒早了,又睡了一下回笼觉,在无意中来晚了。只是偶然的过失,他再三请求奶奶饶过他的初犯。
          从情理上看,这人是可以饶恕一下的,无意之过,谁也难免;
          从事理上看,是可以从轻处理,也可以从重处理,就看管理者的意愿了。
          王熙凤却对仆人说:“本来是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制人了,不如现开发的好”。
          然后,放下脸来,叫道:“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又吩咐管家赖升扣他一个月的粮钱。
          这个惩治是很重的:奴才挨了板子,皮肉受苦;遭了训斥,丢掉体面;被革了钱粮,经济上又蒙受了大损失。
          为什么处置得如此严厉?
          原因在于中国人是习惯于讲交情,重情面的。许多违反制度原则的事情,原本是要严加惩戒的,却碍于亲朋好友故交上司说情、打招呼,就心慈手软了,造成漏洞频频的局面。王熙凤深知其害。
          由于处事方略的得当,管理铁手腕的有效,王熙凤理政才能,有了一个精彩的亮相。是年,她不到二十,却是小荷已露尖尖角了。


          5楼2015-09-12 21:29
          回复
            @爱凤婕


            6楼2015-09-12 21:34
            收起回复
              楼主真心高产
                 ———— ————重要的事说三遍,我是锋菲党我是锋菲党我是锋菲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9-12 22:40
              收起回复
                我很喜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9-12 23:15
                收起回复
                  2025-05-10 16:03:53
                  广告
                  好棒


                  IP属地:安徽9楼2017-04-03 0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