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剧《大染坊》————经典点评】
————
陈寿亭玩阴谋损招有一套,正儿八经经商做企业,不如马子雄,在现代法制社会,像他这样干是不行的。
陈寿亭打败马子雄,是在坯布经纬线上做的手脚,找了个马甲公司去竞标,坑了马子雄一把。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果放在今天法制社会下,这就是欺诈行为,属于不正当商业竞争,是要坐牢的。用这样的布浑水摸鱼,布是假布,伪劣产品毋庸置疑。纵观整部戏,陈寿亭的招数大部分是歪招损招。
陈寿亭缺乏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战略眼光,通常没有明确的战略主线,更没有计划,差不多都是一锤子榔头一锤子棒槌,所谓的高招大多是灵光乍现。管理上,缺乏制度化,科学化,经验的东西,人情的东西太多,亲戚朋友是主体,整体管理上主要依靠个人威信感情。总体上看,陈寿亭的思维和管理方式都严重落伍。
看前面对这些还不是特别深刻,无论孙明祖、赵氏兄弟还是藤井都缺乏水平,基本属于和陈寿亭一类的人物,干不过陈寿亭就显得陈寿亭牛。到了訾文海,味道就有点不一样了,一直到马子雄,就彻底把陈寿亭比下去了,虽然在电视里陈寿亭赢了,但果真是这样吗?
马子雄一出场,就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路,指出了挂浆是产品附加值,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极少的投入而使得布看起来更为厚实光鲜,这就是产品附加值的力量,是谋求产品差异化营销的思维。陈寿亭虽也熟知挂浆,但在提到挂浆的时候认为老百姓买回去一洗奖就掉了,已充分显出其思维模式和马子雄的差距。为什么有差距,差距在哪?
作为商人,谁都知道节省成本的重要性。陈寿亭是靠挂浆起家的,为什么后来不挂了呢?就是因为成本,因为他觉得老百姓回去一洗就掉了,花这个钱不值。陈寿亭当然也懂得营销的重要性,从他接着学生游行打广告就能看出,但是他解决不了成本问题,所以他就没有再挂浆。
但是马子雄不这么看,马子雄针对传统的渠道进货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竞标的思维。这是非常贴合当时经济、工业发展的新思维,是后工业化时期,多头化竞争时代的营商思维。通过创新的经营模式,最大化节省成本,就把挂浆的1块钱省回来了。
从马子雄将这两个问题一并提出,就可以充分看出他系统化的经营思路,战略的高度,广度,维度,是在介入之初就从经营中成本,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结合思考的结果。
反观陈寿亭……
————
链接原贴:
http://tieba.baidu.com/p/3127787381?share=9105&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