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3日漏签0天
枣强吧 关注:181,871贴子:2,961,26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枣强吧
>0< 加载中...

中国式劝酒,酒文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翱翔的海鱼666
  • 名震江湖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饭桌上一定要让人喝酒、一定要让人喝醉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强行让人喝酒或者喝醉是中国宴请当中的普遍行为?心理学上有什么依据呢?另外我在饭桌上听到很多的说法是“都知道醉酒伤身,但这酒必须喝”,对于劝酒与被劝酒的双方来说,在近似于多次重复博弈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选择(不醉,不醉)的最优解?


  • 翱翔的海鱼666
  • 名震江湖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网友: 一种潜规则的伤害权。能够伤害是信任的一种基础。
这是从动物就有的基因遗传下来的东西。一只狗一只狼在寻求头狼的信任时,就是把
头低下或者肚子朝上送到头狼面前,能被伤害才能被信任。宠物也是这样寻求主人信任的。
人类也如此,两个原始人见面,握手(把力量的右手无武器伸出去)就是一种你能伤害我所以
请相信我没有恶意的表达方式。
随着文化和文明的进步,这种低层次寻求信任也会逐渐被社会抛弃。


2025-07-23 13:26: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翱翔的海鱼666
  • 名震江湖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网友: 在中国,吃饭喝酒从来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吃饭喝酒。酒文化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你以为是劝酒么?领导在考验你呢,同事在观察你呢,下属在“润滑”你呢;你以为喝酒不是工作么,在谈判桌上没解决的问题,喝一顿大酒解决了。各类酒局有不同功能,有开场子的酒,一帮人喝高了之后”推心置腹“交朋友;有所谓商务场合的9,大家热闹热闹,方便进一步工作;有的所谓的感情交流酒,酒桌上还讲究团队分工,有进攻劝酒的,有挡酒的,有装糊涂的,不一而足;有求人办事的酒,那非得把自个儿喝高了,抱着对方大腿一诉衷情;有自娱自乐、一醉解千愁的酒,那就是抱着求醉的目的去的;当然,还有那种怀着某些目的的猥琐大叔灌女孩子酒的,那就太不上台面了。不同功能的酒局,劝酒的人心态不同,目的不同,功能不同。酒中不仅有乾坤,还有大社会,亦有小人生。
喝酒更是划分阵营的场所,交流“感情”的场合,表示忠心的机会之地,是溜须拍马的最佳地方,逼人出丑的舞台,骂骂咧咧的合法营地,说平时不该说、不应说的话的机遇地。
以中国人喜欢拐弯抹角和平时压抑的生活姿态,酒桌、酒局提供了一个好的发泄渠道,也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的绝佳场所,但给不会喝酒、不能喝酒的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翱翔的海鱼666
  • 名震江湖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家可能搞错了一个问题,很多说请吃饭,目的不在于吃饭,而在于某些事;达成某些事,手段之一就是喝酒。所以说为什么饭局上要喝酒是把逻辑弄混了,这只是名为“吃饭”的交际。
喝酒为了气氛,之后卸面具,拉距离。其他的都是小事,在级别稍高的酒会,控制和诚意都退居其次。一次混乱的酒会,桌上3个部,7个厅,只有1个处;没人出丑,但全部都是要人扶。
有可能是党校培训班一起过,有可能是老同学,有可能是大院长大,有可能是一系,有可能是有枢纽,但都有个共同特点,大家通过某种纽带来参加这次酒会,都不太熟。不喝点酒,气氛不到位,有些话说不出口,动作不能作。话说不出口,动作不能作,大家第一层面具都摘不下来,怎么互相熟悉,为后来的事情做些铺垫。
也到过另外场合,没有酒,大家吃得很舒服,但对于交流来说卵用没有,大家都是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对于场合上的交际一般来说,听过人<照过面<吃过饭<喝过酒≈打过牌<喝过茶<同过行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枣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