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寒枫吧 关注:583贴子:412,329
  • 8回复贴,共1

【媒宣】08-31·浮生若梦阿梦提交星期一微信素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蓝天变成黑色 @MuZiyingSmiles @Hesighe 提交人:@浮生若梦阿梦


1楼2015-08-31 18:38回复
    第一条
    标题:【TBAC微知识】关于宋朝的37个冷知识!
    正文:
    听说一般人都不知道哟~此刻的你一定在默念“我才不是一般人”对不对?看完你就知道。
    1.宋朝有中国历史上唯一封王的宦官,童贯。
    据说童公公相较于其他公公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他有胡子,创造了中华医学史上的奇迹。
    (补充一下,据宋史记载,童贯“颐下生须十数”,虽然胡子不多,但是聊以自慰吧。)
    2.
    宋真宗在历代皇帝中存在感比较低,但是有首诗可谓妇孺皆知。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励学篇》 宋真宗
    3.
    宋代的教育真正是从娃娃抓起,神童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晏殊14岁(虚岁)中进士,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与他同期的福建福清人蔡伯俙4岁(虚岁)为进士,秒杀一众神童。
    只不过长大后品行不良,历史上没啥名声。
    (补充:蔡伯俙考的是童子科,不同于普通的进士科,被宋真宗赐进士出身))
    4.
    说到进士,在宋代以前,就算考试成绩好,未来也不一定前途光明。
    宋太宗刻意提拔进士,于是未来将近一千年的时光中,中进士成为读书人的梦想 。
    5.
    据某些野史记载宋高宗赵构与女人在做羞羞事情的时候,金人追杀至,吓得阳痿,丧失了生育能力。
    6.
    根据宋朝法律,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李清照改嫁后就因为告改嫁的丈夫有幸监狱9日游(不是3年因为有人营救)。
    7.李清照与秦桧的老婆王氏是表姐妹。
    8.
    宋徽宗时期“六贼”之一梁师成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是不是真的很难说。
    9.
    宋朝人民夜生活丰富,是第一个不执行宵禁(晚上不许乱出门)的朝代。
    10.
    北宋东京汴梁,一到农历六月份,街道两旁皆有冷饮摊,冷饮摊上撑着青布大伞,伞底下摆着红木桌椅,等着顾客买冷饮吃。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凉水荔枝膏”名目。
    《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杭州也有卖冷饮的。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条令你“哇~”了出来呢?涨姿势了吧~(*/ω\*)
    想看更多,请戳原文↓
    原贴地址:http://tieba.baidu.com/p/4011393943?share=9105&fr=share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31 18:54
    收起回复
      【TBAC微新闻】阴盛阳也盛 惊天突破+新夺金点
      你还记得04年刘翔夺冠的那一刻吗?
      你还记得06年刘翔破世界纪录那一刻吗?
      你还记得苏炳添历史性跑进9.99秒的那一刻吗?
      你还记得几天前苏炳添跑进百米飞人大战的决赛吗?
      呀呀呀。这些记忆忧心的画面,助手君不会忘记!那个膜拜啊
      可是就在前天,又一个惊天突破的消息传来,中国男子接力获得银牌
      而本届世锦赛中国队获得1枚金牌(女子20公里竞走刘虹)、7枚银牌(女子铅球、男子20公里竞走、女子链球、女子20公里竞走、男子4×100米接力、女子标枪、男子跳高)、1枚铜牌(男子跳远),共9枚奖牌,奖牌数在参赛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四位。同时,共有18人进入前八名,获得了总分94分,位居积分榜第5位,这是中国队参加世锦赛以来奖牌总数最多、总分最高的一次,创造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在继续巩固和提高竞走、投掷等中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短跨跳项目也取得新的突破,在走跑跳投四大项群上均获得奖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苏炳添和男子4x100米接力的突破,必将载入中国田径甚至中国体育的史册。中国人能够在黑人统治的短跑王国中抢占一席之地,意义非凡,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轰动。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过去认为中国人做不到的事变成了现实。这一突破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绩上,更重要的在于打破了我们传统思维的束缚,激励其他项目像短跑一样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中国短跑成绩不断飞跃的背后是无数中国田径人辛勤的汗水和坚毅的勇气。
      助手君要好好膜拜下了,里约继续突破




      5楼2015-08-31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