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来说应该是讲救赎的电影,听我细细道来大家就能接受电影结局的设定。首先大家可以看看禁闭岛和致命ID这类电影可以有助于理解王伟业这个人。其实王从头到尾就不存在心魔,他就是一头魔。王的父亲是严重的精神病人,存在认知缺陷,并且神经反射极其敏感。大家看到在王的记忆中,他的父亲一直要他做个正义的人,其实那是王对父亲的认知,王也有认知缺陷。从老校工的嘴里知道王的父亲就是个神经病混混,有严重暴力倾向。精神病病人的一个共性,就是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自我暗示来逃避现实的自己,所以精神病人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病,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王的父亲就是通过“做一个正义的人”来否定现实中混蛋的自己,而王从小耳濡目染,看着“正义”的父亲发混,慢慢得也被培养成一头小恶魔。想想看,王的父亲用燃烧弹袭警就不谈了,王小小年纪就想到用汽油烧人,细思极恐,按照这样发展,长大后的王就是一头魔。但是剧情给了他机会,看到张家辉惨死的景象,被震撼到的王开启了心理防御机制,为了否定魔性的自己,他把自己想象成张家辉一样的正义警察,慢慢得第二人格得以形成并且压制住了魔性人格。有人会问,那之后王的魔性人格有没有回归过呢?从电影中的一些画面看,我想还是间接性有过的。所以王会惩罚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认识到自己的魔性人格,他会选择性忘记不愉快的回忆,比如烧死张家辉那件事,所以那段时间他的精神还算稳定。直到韩江的出现强行地唤起了王隐藏多年的记忆。恢复的记忆会唤起本性人格,但是王有心理防御机制,是可以再次忘记的,只要不再受刺激。但可惜韩江短时间内第二次出现在王面前,并烧死了王的同事。同样的脸,同样的场景,记忆像喷泉般涌现,防御机制被冲破,魔性人格彻底苏醒。本性的王伟业有多恐怖?有一个场景可以看得出,因为处理一起民事纠纷中和人有口角就心生出“要杀光他们”的想法,这和二十多年前的小魔头一样可怕。此时的王伟业处在两种人格交织斗争当中,在两种人格中不断切换,好在此时第二人格占上风,毕竟是花了二十几年去自我催眠,还没那么快崩溃。于是乎,王找到了一个办法,确切得说是他的防御机制找到了一个方法去平衡两种人格。那就是把魔性的人格想象成韩江,和二十几年前的方法一样,催眠加逃避。这样对于第二人格来说,魔性人格是韩江,不是他。此时的王伟业度过了一段心理平静期,也就是他算计殡仪馆劫匪的那段时间,直到第二次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