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小说吧 关注:1,721贴子:14,226

回复:『编』【授权转载】古代名妓雅集|离人怎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中叶以后,娼妓布满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
她字凌波,秦淮名妓。
面色如建兰初开,楚楚文弱,纤趾一牙,如出水红菱。
她虽身处风月场,却清净高洁,常与品茶高人闵老子期友啜茶,平日里不爱说话。
有书载道:不喜与俗子交接;或时对面同坐起,若无睹者。
一日,她忽然像是要说话,众人大喜,力请再三。她启唇,只两字,家去。
因为殊色,被贵阳蔡香君以三千金从别人手里夺了来,从此日日专宠。
崇祯十五年五月,大盗张献忠破庐州府,知府郑履祥以死保节,香君被擒。
搜其家,见她貌美,留营中,宠压一寨。
偶然以有一事忤逆张献忠,断其头,烹之,以享群贼。
死得极为凄惨,不免让人唏嘘。若能重来,怕她定想弃了这花容月貌,平凡度日罢……
她是孤梅冷月,王月生。
及余一晤王月生,恍见此茶能语矣。
——王月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5-09-26 13:36
回复
    好花儿生长在僻乡村,美人儿出自小家门。如诗所然,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佳人。
    她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能歌善舞会诗。最善舞《明君》。
    有日石崇途经博白地,惊慕她的美貌,遂以三斛明珠聘她为妾。
    又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内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以慰她思乡之愁。
    时值赵王司马伦专权,伦之党羽孙秀垂涎她倾国姿色,欲索取。
    石崇则以数十名华服美貌的姬妾让孙秀派来的使者挑选,而拒将她让出。
    孙秀大怒,领兵围金谷园。
    当时石崇与她在高楼饮酒,石崇对她说:今为你得罪当权者。
    她涕泣道:妾当效死君前。
    言罢,朝栏干下踊身一跃。
    她是以死酬情,梁绿珠。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尤似坠楼人。
    ——梁绿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5-09-26 13: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她本是将门之后,奈何身处动荡不安的明末清初。
      家父为镇守家国死在战场,国亡家何在,她成为无家可归的孤女。
      她自小聪明伶俐,娇俏可人,一朝被家丁拐卖,误入风尘。
      幸而她有一身武艺,诗才出众,才幸以艺待客。
      她指奸辨贤,爱憎分明。
      一朝见得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孙克感,引为知己。两人水到渠成,结为良缘。
      但是局势动乱,呢哝恩爱暂且推到一边。清军南下,攻下浙江,逼近福州城。
      她招女兵,偷袭出城,欲想说服招安的郑芝龙,但最终无功而返。
      她死守福州,清兵见葛嫩娘貌甚美,欲逞兽欲,葛嫩娘咬舌自尽,鲜血喷向清军,跳湖殉难死。
      孙克咸见此惨状,悲愤得不能自已,狂呼道:“得以与如此一位女英雄结缘,虽死何憾,嫩娘等我!”
      今生不能与卿同生,但愿共死……
      她是文武双全,葛嫩娘。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
      ——葛嫩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09-26 13:42
      回复
        up


        41楼2015-09-28 12:40
        回复
          醉了简直


          42楼2015-09-28 12:40
          回复
            玉本无瑕,奈何委身风尘。自有情意,难信人间白头。
            折柳东台,落花难留春色。亦生幽梅,冷香不畏寒夜。
            更漏未歇,当有红颜如是。素手提笔,点心头朱砂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9-28 23:23
            回复
              她乃晚唐名妓,生于英州,后名文婉。
              秦醇曾载道:丧亲,流落长沙。年八岁,母又死。寄养小工张文家。
              十岁时被官妓丁婉卿诱买到娼家。
              过门入乐籍,她大声哭泣道:我孤苦一身,流落万里,势力微弱,年龄幼小,无人怜救,不得从良人。
              长沙闻者莫不嗟恸。
              她禀性聪慧且面貌娇美,自幼习诗词歌赋,入乐籍后丁婉卿又刻意培养她琴棋书画和音律。
              到了十五岁,其才貌已名播长沙,车马骈溢,门馆如市。王孙公子为见之一面,千金投掷。
              但她不愿过倚门卖笑的生活,只想一方正良人为夫。
              上天厚她,刘相惊其诗才,感其身世,准她脱离乐籍。
              这时汝州人张正字恰好到潭州任茶官,她一见之下,有意匹配。二人结成夫妻。
              二年后,张正字调任,她自惭形秽,说自己是:以贱偶贵,诚非佳婚。
              担心后会难期,告诉张正字自己已有身孕,愿他不忘孤儿寡母。
              不出所料,张正字迫于母命和他人非议,另娶再婚。
              后来张正字的妻子孙氏谢世,才重去长沙寻她,表示愿修旧好,续前缘。
              我向慕君,忽遽入君之门,则弃之也易。
              她要他明媒正娶,他应之。
              妾待君已久,君莫负妾情。愿与君偕老,看子孙繁茂。
              她是千古诗妖,谭意歌。
              牡丹移入仙都去,从此湘东无好花。
              ——谭意歌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5-09-28 23:24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5-09-30 22: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up


                  48楼2015-10-02 12:06
                  回复
                    up


                    49楼2015-10-03 11:34
                    回复
                      其母郑净持本是唐玄宗时霍王爷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爷纳为侍妾。
                      就在郑净持身怀六甲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霍王爷战死,王府家人作鸟兽散。
                      十六岁那年,她承母旧技,做舞姬迎客,艳名动长安。
                      李益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
                      她听闻李益才名,后经街坊的穿针引线,终于见到了李益,他当时正是状元及第等待委派官职。
                      交谈之后,彼此感到情投意合,其母也甚是欣赏这个翩翩少年郎。
                      李益升为郑县主簿,须先回故乡陇西探亲,然后上任。
                      等安排好一切以后,再接她到郑县完婚。
                      李益临行之时,她忧心忡忡,想他管高位显之后,定会变心,而李益却再三盟誓,二人挥泪而别。
                      李益回乡后,父母高兴异常,风光一番之后,为他订了一门官宦女儿。
                      他思虑再三,应之。
                      李益一走,杳无音信,她病倒在床,全长安人皆愤愤不平。
                      一道士不忍,硬是将李益驾到她家门口。
                      她看他良久,举杯倒酒在地,意示覆水难收。
                      她道: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言罢,掷杯于地,痛哭数声而绝。
                      长安依旧,艳花魂断。
                      她恍见那人曾经信誓旦旦:明春三月,迎取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
                      她是忧恨而死,霍小玉。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霍小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5-10-03 22:50
                      回复
                        【番外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5-10-03 22:52
                        回复
                          谁的眉眼温暖了帝王的薄寒?
                          谁的素手痴情了卿相的酒盏?
                          秦淮河悠悠千年流淌着的至今恐怕仍是无尽的愁怨。
                          而自古红颜,莫不是行走在一个河山的刀尖,惯看尔虞我诈、夺利争权,谨小慎微却无法抵挡滔滔洪流赋予她们无法挣脱的锁链。
                          秦淮河流淌了千年,也包容了无数朝代里或沉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10-03 22:52
                          回复
                            或清浅的失意怠倦,文人骚客、仕人遗老,居庙堂之高的贵人达官,带着一身的落寞、半世的羁绊。
                            在这十里秦淮上,在微凉却又飘荡着迷离的夜色里,听听江南小调,品品香茗佳肴、美人在怀,丝竹犹耳。
                            大抵可以用浅斟低唱挥一挥尘世的浮名、官场的跌宕。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10-03 22: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拨开历史的烟雾,想那晚明烟雨朦胧的三月、柳色抽新,华灯初上,轻纱幔绕的画舫、觥筹交杂、浆声回荡。
                              香君、圆圆的窈窕身段、纤纤素手、婉婉歌喉、在灯影摇红里依稀可辨。
                              沐浴着十里香艳、六朝金粉,不知是嗔、痴、羞、怨的灵秀红颜在飘摇的烟雨里长袖漫卷、舞尽一个朝代的婉转与缠绵。
                              而南京、用六朝古都的繁盛执着,换来一个称作“秦淮八艳”的斑驳传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10-03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