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吧 [ :票 ] 关注:5,956,195贴子:40,615,961
  • 1回复贴,共1

这就是我们的国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停或取消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漏洞
本轮股市大海啸的原因很多人众说纷纭,连续十几天千股跌停,每天空头哪来那么多弹药砸盘?有人说因为清理配资盘引发踩踏,有人说股民没信心了,现在告诉你吧,真相只有一个!清理配资只是导火索,A股的股指期货存在巨大的做空漏洞,空方资金在股市循环利用,在期指裸卖空套保获利,引发连环爆炸,导致每天千股跌停的最大元凶。
A股的股指期货“中证500指数”存在巨大的做空漏洞!股指期货空头利用这个漏洞,一次又一次把千股砸到跌停,恶意做空获取惊人的暴利!这个真正引发股市大震荡的真相,说出来其实很可笑,也很可悲,也是某些管理层极力想掩盖的,也是空头们极力转移视线想掩盖的真相。
今年4月,管理层不顾反对推出了一个鼓励裸卖空的股指期货:中证500指数,这个中证500指数是专门针对创业板和中小板设立的期货指数。管理层为了刺激股指期货交易,多收取佣金,在制度设计上做了很多优惠措施,从而埋下了巨大的做空漏洞,比如降低保证金,鼓励裸卖空等,使得低风险套利和期指投机一下子疯狂起来,最终引爆了A股的全面崩盘危机。
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股市的空头们是这样玩的,真相解密:
1、空头通过股指期货做空,由于期指T 0,每天都开空单,当日结清赚钱。
2、空头每天在股票现货市场,不计成本把上证300和中证500等标的股票不计成本往跌停上砸。
3、逼迫标的股票的融资盘(包括配资盘)踩踏卖出
4、临近收盘用做空期指赚的钱,在股票现货市场跌停板买入大量筹码。所以大家会发现股市每天下午2点半准时大跳水,千股跌停。
5,第二天开盘,继续做空中证500期指赚钱。
6,用前一天跌停板上买入的筹码,继续砸盘,往跌停上砸,逼迫更多融资盘平仓出来。
7,周而复始运作,直到股市崩盘,造成民众不满,社会动荡。空头们恶意做空反而获利一万亿人民币!
所以要救市,其实很简单:
1、大幅提升股指期货做空的保证金比例,大幅提高做空的手续费
2、期货市场暂实施T 1,不给做空者当日反复做空以及出逃机会
3、禁止裸做空,
4. 再大幅限制交易量
5. 干脆暂停股指期货交易,切断空头恶意做空的暴利来源
6. 暂停融券
股市期货是以来指数的巨大波动而盈利,同时是T 0双向交易,只有制造出指数的巨大点位差波动,才能套取巨额的投机性收益,中证500指数每天上千点的上下波动,砸下,砸跌停,保证了巨额的投机性交易。目前股指期货空头利用漏洞恶意做空每天可以投机性获利400亿元以上。A股14天来的指数剧烈波动,恶意空头们可能会赚取了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指期投机和套保的获利。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要猛砸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欧美可是拿出真金白银的救市,美国批准了7000亿美金救市资金,同时全面禁止做空,终于挽救了美国股市。英国等欧美国家当时也宣布禁止做空股票
欧美股市普遍限制做空,主要有三大限制:
1、美股要做空,必须先把股票卖出才可做空。(而我国是不卖出股票就可做空,俗称裸卖空)
2、卖空需缴纳高额手续费,例如卖空收20%手续费,高于做多的手续费。
3、一只股票当天跌幅达到10%以上时,3天内自动禁止融券卖空,避免非理性的加速下跌。
唯独中国设计了有利于做空的机制,自己踩踏自己。而且设置了诸多不公平的规则:
1、中国的股指期货可以“裸卖空”,就是不卖出手里的股票就能做空。这个规则的危害极大,美国股市里你要做空必须先卖出你手里的股票,表明你确实不看好股市了,才能做空。而我国是机构和基金只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或保证金,就可以反复做空套利,这不是闹着玩吗?
2、中国的期指卖空手续费和做多手续费一样,这也是极度不合理的,假设多方想要把指数从3800做到4000,需要花4000元,而空方只需花3800元。明显是做空一方有利。所以美国股市规定做空要收取20%的手续费,你要做空到3800,先交20%的手续费先,让多方占优。
3、中国的融券业务也危害极大,可以无限融券做空。而美股是一只股票当天跌幅达到10%时,3天内自动禁止融券做空。这样可避免融券加速暴跌的现象。以目前中国股市暴跌2周的情况来看,全面暂停融券2个月都不为过。
4、中国的股市和股指期货市场的规则不同步,股市T 1,期指却T 0,规则不同步是导致恶性循环的主因之一,期指做空赚了钱,还能当天再下空单继续做空,导致恶性循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26 20:43回复
    本人股市15年,经验丰富 只是想和各位吧友交朋友,目前搞了个威性~公众平台有2月了
    还不错积攒了不少关注者蒙大家厚爱,威号gpfx998我每日会一对一分析周末除外
    每天有大盘分析 换个个股持有 都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本人并不是要做广告知识想和大家交流
    绝对不收取费用 有兴趣朋友可以家


    2楼2015-08-26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