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吧 关注:952贴子:1,832
  • 0回复贴,共1

“群防群治”助力首都安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群防群治”助力首都安全
蓝色的首都志愿者服、红色的综治袖章、黄色的平安指挥帽……近日,为保障北京两大重要活动——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有序进行,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重大庆典活动顺利召开,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社区楼宇,随处可以看到的首都平安志愿者的身影,两人一组,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从早上出门到晚上下班,无处不在,走在上下班的路上,瞬间觉得生活在首都好有安全感,对于北京的群防群治工作感触也更加深刻。
几年前,我还在郊区的乡镇工作时,当时就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一个乡镇为一级网格,下属的村为二级网格,各村再根据村民实际居住情况划分为几个小网格作为三级基层网格,每个村都配备了包村干部,每个网格又配备了网格长和网格员。这些网格长和网格员不是别人,就是村里热心村务,熟悉村情,乐于助人的大爷大妈们。张家刚生个大胖小子该上保险啦,李家婆婆生病了需要人照顾,王家冬天还烧煤炉得时常提醒别煤气中毒,刘家把房子租出去了用电安全得警醒着点……这些都门儿清。当然,对于村子里来了哪些陌生面孔,租客做什么工作,有没有什么违法行为,看似他们漫不经心的聊天,走村串户,甚至街头站半天,但村里的村情村事都记在心里,并且实行周报制度,定期开会,汇报情况,总结事项,遇到节假日则加大防守力量,遇到突发情况及时报告村里综治主任,并上报镇里综治办,从而形成人人都是群防群治力量,人人都是综治志愿者。
印象深刻的有,镇里派出所在网格员的举报下,查获了一起制售地沟油的窝点。原来,村民发现有个空闲大院近日租出去了,平时白天也没啥人,总是大门紧闭,但是晚上有来往大车,车上装有各种桶,还有机器加工的声音,村民觉得很奇怪,可能有猫腻,就报告了派出所民警。经过一段时间的蹲点走访,发现是一家地沟油加工厂,一举端掉,防止不法行为继续进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发现有人私自偷倒垃圾渣土,及时提醒预防煤气中毒等等,预防犯罪和安全事故发生,由此,整个镇里的治安秩序较好,犯罪率也明显下降,村民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北京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常年有各种政治性、经济性、外交性等重大活动,而其核心地位也吸引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好人,当然也有会些不法分子想趁人多,借机实行违法犯罪行为。但公安警察力量再多,也无法24小时全天候监视,由此,群防群治的力量就很重要。现在大名鼎鼎的“西城大妈”和“朝阳群众”就是其中的中坚,他们热心公共事务,又对地区熟悉,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他们在,就为民警长了无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难怪有人称他们为“世界第五大情报组织”。
当然,文明城市是我家,维护平安靠大家。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应争做志愿者,坚持正义,积极主动,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从而为首都安全添把力,为平安北京做贡献!


1楼2015-08-26 15: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