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大黄蛰虫丸
【方源】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 大黄 蒸,十分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蛰虫半升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3g),日三服(现代用法: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箩,与桃仁等混合均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粒3g,蜡皮封固。每服一丸,温开水或酒送服)。
【功用】活血消症,祛瘀生新
【主治】正气虚损,瘀血内停之干血劳证。形体虚羸,少腹挛急,腹痛拒按,或按之不减,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或潮热,妇人经闭不行,舌质紫黯,或边有瘀斑,脉象迟涩或弦。
【配伍特点】方中用大黄、 蛰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等虫动其瘀,通以去闭,活血化瘀。反佐性濡滋腻的干地黄,以止佐行,相反相成,欲行先止,寓止于行,峻剂丸服,缓中补虚消瘀。
【方源】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 大黄 蒸,十分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蛰虫半升
【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3g),日三服(现代用法: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余9味共研为细粉,过箩,与桃仁等混合均匀,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粒3g,蜡皮封固。每服一丸,温开水或酒送服)。
【功用】活血消症,祛瘀生新
【主治】正气虚损,瘀血内停之干血劳证。形体虚羸,少腹挛急,腹痛拒按,或按之不减,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或潮热,妇人经闭不行,舌质紫黯,或边有瘀斑,脉象迟涩或弦。
【配伍特点】方中用大黄、 蛰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等虫动其瘀,通以去闭,活血化瘀。反佐性濡滋腻的干地黄,以止佐行,相反相成,欲行先止,寓止于行,峻剂丸服,缓中补虚消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