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吧 关注:321贴子:1,018
  • 16回复贴,共1

《辅行诀分析》图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1楼2015-08-23 10:29回复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
    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为解析《辅行诀》书中医方所列之药味,笔者摘录《神农本草经》中有关药物之药味于下。
    《神农本草经》曰:(按《辅行诀》之药味分类法分类)
    味辛属木:牡桂[木中木] 味辛温。秦椒[木中火] 味辛温。(蜀椒 味辛温。)干姜[木中土] 味辛温。细辛[木中金] 味辛温。附子[木中水] 味辛温有毒。
    味咸属火:旋覆花[火中火] 味咸温。大黄[火中木] 味苦寒有毒。泽泻[火中土] 味甘寒。厚朴[火中金] 味苦温无毒。消石[火中水] 味苦寒。卤咸(戎盐) 味苦咸寒。亭历[火中火] 味辛寒。
    味甘属土:人参[土中土] 味甘小寒。甘草[土中木] 味甘平。大枣[土中火] 味甘平。麦门冬[土中金] 味甘平。茯苓[土中水] 味甘平。
    味酸属金:五味[金中金] 味酸温。枳实[金中木] 味苦寒。豉(缺)[金中火] [大豆黄卷 味甘平无毒]。勺药[金中土] 味苦。署豫[金中水] 味甘小温。
    味苦属水:干地黄[水中水] 味甘寒。黄芩[水中木] 味苦平。黄连[水中火] 味苦无毒。术[水中土] 味苦温。竹叶[水中金] 味苦平。


    2楼2015-08-23 10:30
    回复
      笔者以图3《五行相生相克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简称《三五至精汤液经法图》)的五行生克制化之逻辑关系,解析《辅行诀》书中所载药方五行之义理,并按卷二所用方法破解《汤液经方》遗存——《辅行诀》医方之组方法则与规律,把二十五味药精填入彩色《经法图》中,绘制而成《廿五味药精经法图》(图4)如下: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 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1、小泻肝汤
      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 芍药 [金中土]、 生姜[木中土](各三两)
      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解析:
      肝实则怒,方用泻肝汤。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土亢,克脾土中之火、水。“小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 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 “木‘本’体”中之土,方证见(图5—1)。
      肝实“‘木体’之水太过并伴土亢”是病则用“小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生姜为佐使,化甘除烦,治病去强急。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经云: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三(味,升)、一(升)阳数也,肝实用阳数三、一并泻方,顿服为日一服取阳证以孤阳不长之意泻之,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4楼2015-08-23 10:38
      回复
        好厉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24 22:01
        回复
          能发一分给我吗477758296@qq.com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3-20 21:27
          回复
            药不对,错了好几个,要走的路还很长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10-13 01:22
            收起回复
              多谢楼主提供了一条思路,一个方向。楼主继续努力。真相,就如在森林里,找一片自己要的叶子。辛苦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1-13 18:3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2-04 10:07
                回复
                  最大问题应该是虚实不清:
                  实久伤阴至虚,到底是吃大补汤补虚,还是大泻汤泻实?还是一起吃?(一起吃这方子设计的就有问题)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10-03 12:15
                  收起回复
                    几个版本?几种药对不上号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8-11-14 23:21
                    回复
                      图二图三的体用是不是有标错的?例如为什么火和水的用都是苦?明显和图一的原图有区别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1-18 07:36
                      回复
                        希望有辅行诀讨论学习的群加我微信,注明贴吧辅行诀。19151610306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5-19 1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