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大历史协会吧 关注:21贴子:540

【盘点】那些非西欧的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度娘


1楼2015-08-22 21:43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22 22:03
    回复
      2025-05-21 00:09:02
      广告
      好难找


      3楼2015-08-22 23:53
      回复
        东欧,多半是指奥地利、意大利以东的欧洲,喵在此帖中也是如此定义


        4楼2015-08-22 23:54
        回复
          1.波兰的哥白尼


          5楼2015-08-22 23:55
          回复
            尼古拉·哥白尼,Nikolaj Kopernik(波兰语),Nicolaus Copernicus(拉丁语),(1473—1543年)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错误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但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圣经没有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但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出版商才收到出版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哥白尼遗骨于2010年5月22日在波兰弗龙堡大教堂重新下葬。2013年2月19日是天文学家哥白尼诞辰540周年,波兰全国各地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曾经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伟人


            6楼2015-08-23 22:57
            回复
              题外话......欧洲近代很多学者都有拉丁名字,显得高雅


              8楼2015-08-23 23:00
              回复
                2、捷克斯洛伐克的(也有认为是德国或波兰的)杨·叶森斯基·叶森纽斯(Jan Jesenský Jesenius,1566~1621)
                He was from an old Hungarian (magyar) noble family, House of Jeszenszky. He presented himself in his own works as eques Ungarus ("Hungarian knight").[3] He is renowned rather for his tragic fate than for his work in the field of anatomy and surgery.
                Jesenius was born in Breslau (Wrocław), where he studied at the Elisabeth gymnasium. From 1583 he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Wittenberg, from 1585 at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 and from 1588 at the University of Padua.


                9楼2015-08-23 23:16
                回复
                  2025-05-21 00:03:02
                  广告
                  From 1593 Jesenius was the physician of Prince of Saxony, and from 1594 professor of anat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Wittenberg. After 1600 he settled down in Prague as professor (呐,他好歹是个定居布拉格的教授)and anatomical consultant for Rudolf II, King of Bohemia and Holy Roman Emperor; in 1617 he was elected rector of the Charles University of Prague.(既然从久负盛名的布拉格查理大学拿工资,就算他捷克的吧
                  In 1600 h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public interest by performing a public autopsy in Prague. (His notes on the autopsy were published in 2005 by Karolinum, a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harles University of Prague.)


                  10楼2015-08-23 23:22
                  回复


                    11楼2015-08-23 23:29
                    回复
                      除了沙俄外的东欧科学家确难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8-24 15:18
                      回复
                        对,还是沙俄的好找


                        13楼2015-08-24 22:45
                        回复
                          3、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1.19-1765.4.15),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出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克一个渔民家庭,罗蒙诺索夫是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个俄国籍院士,他还是瑞典科学院院士和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他创办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和第一所大学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不是圣彼得堡大学吗?)。


                          14楼2015-08-24 22:49
                          回复
                            1731 年1 月,罗蒙诺索夫来到了莫斯科。在遭到一所贵族学校的拒绝后,他冒称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他的学习生活异常艰苦。一方面是父亲对他不顾家业出外学习十分不满,不负担他的生活费,他只能依靠学校津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由于他年龄较大,又没学过拉丁文,经常遭到同学的冷嘲热讽。罗蒙诺索夫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
                            1735 年初,罗蒙诺索夫在用了五年时间修完了八年的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后,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1736年秋天先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等,后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指导下学习。在马尔堡苦读的三年中,罗蒙诺索夫精通了德语、法语,更重要的是他开扩了眼界,跟上了欧洲科学发展的步伐,为他后来回国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楼2015-08-24 22:50
                            回复
                              2025-05-20 23:57:02
                              广告
                              1740 年 6 月,罗蒙诺索夫同德国房东的女儿齐西尔结婚,一年后,回到彼得堡科学院。
                              为了抵制官僚和把持科学院的德籍院士的专横,罗蒙诺索夫经常同他们争吵,以致被以“横蛮无礼”拘禁了七个月,直到他避开院长,直接上书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后,处境才有所改善。后来他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中的第一个俄国人。从此,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
                              1742年罗蒙诺索夫成为科学院副研究员。1745年8月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和化学教授。
                              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创建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1749年之前,罗蒙诺索夫主要从事物理学研究,之后到1952年止他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化学方面。嗣后的岁月里,罗蒙诺索夫研究学科更为广泛。1755年创办了莫斯科大学。
                              1760年他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764年当选为意大利波伦亚科学院院士。1765年4月15日卒于圣彼得堡,享年54岁


                              16楼2015-08-24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