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诗人:岑参高适参战,王维杜甫王昌龄被捕,李白叛乱
一醉清风揽月
2020-06-21 21:17
*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几乎全天下人都认为安禄山要反叛,只有三个人不这样认为,这三个人是:唐玄宗李隆基、贵妃杨玉环和安禄山本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全国共有9069154户,人口52880488人。从去年开始,水旱灾害交替发生,关中大饥。好在大唐仓廪殷实,天灾并没有造成大规模民变,表面上看,天下太平无事。
一年后,安禄山反了。
唐玄宗欣赏贵妃跳舞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对唐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数人的命运也因它而改变。
我们现在就以安史之乱时的唐朝做一个切面,了解一下当时的几个大诗人在这场全国大动乱中的人生经历。
一、参战诗人:岑参、高适
天宝十四载(755年),岑参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邀请,再次出塞,进入封常清的幕府,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这是岑参第二次出塞了,第一次是在天宝八载(749年)。那一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随高仙芝一起入朝的还有他的俘虏小勃律国王。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非常喜欢这种高级别的俘虏。为了奖励高仙芝,唐玄宗加封他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时还给他的一个儿子封了五品官。
高仙芝高高兴兴的入朝,不久也高高兴兴的回了西域,顺便带走了岑参,让他进入自己的幕府,做掌书记。这段时间,封常清是岑参的同事,任高仙芝的节度判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节选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率军远征中亚,岑参并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坐镇后方负责后勤物资运转工作。
唐军从龟兹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在怛罗斯与阿拉伯联军相遇。此时统治阿拉伯的政权叫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喜欢称它为白衣大食。当时唐朝联军三万人,其中两万唐朝本土军队,一万藩属国葛逻禄和拔汗那联军。阿拉伯联军有十万人。
战争一触即发,双方血战五天,唐军渐渐取得优势。但是在第五天夜里,葛逻禄士兵反叛唐军,与阿拉伯联军前后夹击,唐军大败。
高仙芝率残部逃回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不久还朝,不再担任安西节度使,一同还朝的还有岑参。
高仙芝还朝之后,先由王正见担任安西节度使,不久王正见去世,由封常清接任。
就这样,高仙芝、封常清、岑参三个人的命运就产生了微妙的联系,但是这种微妙的联系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好运。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不负众望,果然反叛了。
中原地区承平日久,多年不见兵戈,突然打起仗来,官员和百姓都有点手足无措。安禄山一人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麾下军队占了唐朝军力的30%。这三镇的军队由于经常跟契丹人打仗,所以装备充足,训练刻苦,战斗力很强,中原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
叛军一路攻城略地,河北、河南的大量城池很快沦陷,叛军兵锋直指洛阳。
这个时候,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从西域回到了长安。跟上次高仙芝还朝不一样的是,这次岑参没跟着主将一起回来,而是留在了西域。
在安禄山大兵压境之下,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统帅,出兵平叛。但是,封常清几乎是一个人从西域回来的,精锐的安西军没有也不可能跟他一块回来。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安西军贸然回来几乎是反叛无疑。
此时的封常清只是一个光杆司令。
再高明的指挥官也打不赢没有士兵的战役,没办法,只能临时募兵。
估计有朋友会疑问,怎么还要临时募兵?长安和洛阳难道没有军队吗?
这个真没有!
唐朝的军事政策是守外虚内,全国的军事重心全在藩镇,京城只保持少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平时维持治安,打击黑社会还行,让他们跟边军打仗,别说战斗力,连人数都不合格。
朝廷虽然没有给兵,但是可以给钱给政策,封常清带着军饷到洛阳很快招募了六万军队。但是这临时招募的六万军队几乎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就匆匆忙忙的上了战场,战斗力可想而知。
遇到叛军,官军一触即溃。封常清一败再败,洛阳很快失守。封常清只好退兵扼守陕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
这个时候朝廷给封常清派了一个帮手,他的老上级兼老战友高仙芝。
在洛阳失守之前,唐玄宗封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全权负责平叛事宜。高仙芝被封为为副元帅,是实际上的平叛指挥官。
高仙芝面临和封常清同样的问题——没兵。
朝廷再次给钱给政策,高仙芝在长安集合京城各类负责治安的守备兵和部分在京城的边军,同时又招募了一帮无业游民和市井无赖,组成一支杂牌军,浩浩荡荡的开出长安,到陕州与封常清汇合。
无论是高仙芝还是封常清都不是酒囊饭袋,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他们俩再加上我们后续要提到的哥舒翰,可以称得上为西域三大名将,每个人都战功赫赫。但是,他们在西域打仗指挥的是安西军和陇右军,战斗力极强,打仗的时候很有自信,各种战术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是他们现在指挥的却是一帮乌合之众。
高仙芝和封常清看着自己手下的这支杂牌军队,心里实在没底。
此时,叛军势头强盛,与他们硬碰硬无疑于以卵击石。俩人一合计,只好放弃陕州,集中兵力扼守潼关,坚守不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挫伤叛军的士气,令其再而衰三而竭;二是等待各路勤王人马汇集过来,到时候再对叛军发起总攻。
总体来说,这个战术是正确的。
当时唐朝各路援军正在集结,假以时日,就会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到时候攻守形势就会逆转。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部队正在今内蒙古包头一带集结,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的部队在陈留一带集结,潞州长史程千里的部队正在山西潞州一带集结,江陵长史源洧(wei)的部队正在进湖北荆州一带集结,蜀郡长史崔圆之的部队正在四川集结。
安史之乱战场形势图
这个时候在潼关坚守的唐军只要沉住气,跟叛军耗下去,一直耗到各路援军赶到,胜利的曙光就会到来。
高仙芝和封常清能耗,但是唐玄宗不能耗。
这些年的唐玄宗整天忙着秀恩爱撒狗粮,早已不是年轻时的那个聪明睿智的李隆基了。杨玉环的温柔乡不但蒙蔽了他的双眼,也让他失去了判断力。
多年的太平景象也助长了他的盲目自信和虚荣心,这几点原因叠加在一起害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也害了唐玄宗自己。
洛阳城是朝廷的脸面,东都的沦陷让唐玄宗觉得很没面子。他希望高仙芝和封常清能够迅速出兵收复洛阳,好让他把丢在地上的自尊心捡起来。
这个世界很奇怪,当面子和里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面子,丢掉里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唐玄宗的悲剧在于,为了挣回面子不顾眼前面临的客观形势,急于求成,最终丢了更大的面子。不但洛阳没有收复,连老窝长安都被安禄山端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悲剧在于,他们只想到战术层面的对错,没有摸透领导的心思。
高仙芝和封常清畏葸不前让唐玄宗很恼火,在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谗言之下,唐玄宗一怒之下杀了两位战功赫赫的名将。
杀人不是目的,换将才是目的。
这个时候,长安城里还有一位能打的将军——哥舒翰。
哥舒翰到底有多能打?读读下面这首诗就知道了: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不过,这首诗描写的是年轻时候的哥舒翰,此时的哥舒翰已经中风卧床,几乎生活不能自理。
但猛虎虽病,余威仍在。
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相当于接替高仙芝的职位,让他带兵迅速收复洛阳。哥舒翰先是以生病为理由推辞,被唐玄宗拒绝。君命难违,哥舒翰只好硬着头皮出长安,走的时候,带上了另一位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代表人物,二人前期的经历也差不多。
岑参是进士出身,先在朝廷做官,有了点名气之后,被高仙芝主动收揽进自己的幕府。高仙芝离开西域之后,又被封常清邀请进幕府。
高适也是考中进士之后,先是被任命为封丘县县尉。他在县尉的岗位上干着不爽,不久就辞官了。然后去西域游历,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被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赏识,收进幕府做掌书记。
哥舒翰领兵到达前线之后,发现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这仗根本没法打。他不自觉的选择了和高仙芝同样的战术,扼守潼关,避免跟安禄山硬碰硬。
唐玄宗没有让高仙芝执行这个战术,同样也不会给哥舒翰这个机会。
哥舒翰扼守潼关那段时间,唐玄宗两次派宦官催促出兵。哥舒翰上书解释死守潼关的军事意义,郭子仪、李光弼也上书朝廷建议坚守潼关。但是,此时的唐玄宗已经被虚荣心蒙蔽了双眼,再加上奸相杨国忠在旁边敲边鼓,唐玄宗拒绝了三位将领的正确建议。
高仙芝和封常清刚死不久,尸体还没凉呢。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再不执行皇帝的命令,自己也会落得和高仙芝、封常清同样的下场。哥舒翰没办法,只好指挥军队出潼关,向洛阳进发。史书记载:翰不得已,抚膺恸哭。
当那个时代的五个著名将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都认为不应该出关跟安禄山硬碰硬的时候,哥舒翰率军出关的结果基本就像玻璃杯里的冰块一样透明了。
很快,唐军一败涂地,哥舒翰被俘。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保护下仓皇逃往四川。不久,哥舒翰被安禄山杀掉。
小小的潼关成了三大名将的墓地,而掘墓人与其说是安禄山,还不如说是唐玄宗自己。
本来太平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的变乱害的大家都成了丧家之犬,在长安经营了半辈子的积蓄都可能化为乌有,好好的家不能呆了,要保着老皇上一块去四川。士兵们越想越生气,一股怨气逐渐在军队中扩散。皇上是不敢怪罪的,于是士兵们把一腔怨气都撒在了杨贵妃和杨国忠身上。
唐玄宗一行人逃到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发生哗变。先是一个叫张小敬的士兵一箭射死了杨国忠,然后在众士兵的要挟之下,唐玄宗含泪把杨贵妃吊死于佛堂。
杨贵妃像
杨氏兄妹死了之后,逃跑队伍也一分为二。唐玄宗继续往南逃,目的是成都。太子李亨带一部分人北上,目的是灵武。
【本文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