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44,106贴子:73,148,100

《从历史角度看国家、团体、个人事业成败中的能量不守恒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笔者绝没有要推翻这个定律的企图,只想把它借代到国家、团体(主要是企业)、或者个人的事业奋斗过程中,试图用来分析其成败的原因。
声明:在借代过程中,有可能会违反自然科学的某些规律。我们不是在讨论自然科学,而是换一个思路讨论组织或个人的事业成败的原因。
先以国家为例,试着借代一下。
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它每时每刻都在运转、以支持这个国家的发展。这部机器的运转效率,直接决定着它的发展结果。决定运转效率高低的,是它对功耗损失的控制能力。功耗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克服阻力需要消耗的能量的大小,假如这台机器比较老旧、摩擦力就大,同样能量的输入得到的动能就小,因为它老旧,还需要额外的能量用来修修补补,总体的能量消耗就大。二是输入能量的利用率,两台同样的锅炉、加入同样多的煤,甲锅炉的热吸收能力是80%,而乙锅炉因为老旧、到处走风漏气、水管内的积垢又多,热吸收力只有60%,乙锅炉的能量吸收率就低。反过来说,乙锅炉的能量消耗大。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公式:机构的效率=克服阻力的能力+控制能量损失的能力


1楼2015-08-21 11:11回复
    我从word复制过来,为什么不能自动空两个字?大神给指点下,谢谢!


    2楼2015-08-21 11:13
    回复
      同样一个政令,甲国家发布后逐级落实,上下同心、得到了完整及时的贯彻。而乙国家相反,政令一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抵触,逐级下达的过程中,从消极怠工到大打折扣、到了基层甚至出现的不同形式的反抗,这当中,各种抵触、各种反抗就是阻力,各种消极和各种打折扣就是能量损失。
      下面,笔者打算通过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我国戊戌变法的失败(成功和失败就两者相对而言),进行具体讨论。
      由于还没有系统的思路,这只是个笔记,想法会有变化、进而发生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见谅!还有一些因素不知道算在能量中的哪一块、比如精神力,只好边想边写了。
      欢迎一切批评、指正、讽刺、挖苦,笔者保证虚心接受,但没教养的吐脏话请收敛,我要么不予理会、要么人格侮辱。


      3楼2015-08-21 11:15
      收起回复


        5楼2015-08-21 11:22
        回复
          有和谐字,只能发图了。


          6楼2015-08-21 11:23
          回复


            8楼2015-08-21 11:29
            回复
              机器之运动先考虑的必是架构,也就是得先知道能量产生之起始,例如心脏的博动乃是心脏的窦房结产生震动,进而传导,乃至血液循环遍布全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21 11:50
              回复


                11楼2015-08-21 13:17
                回复
                  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8-21 13:38
                  回复


                    14楼2015-08-21 15:49
                    回复
                      我这么一打就是一个标准的十五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8-21 15:49
                      回复


                        16楼2015-08-21 23:07
                        回复


                          17楼2015-08-21 23:45
                          回复
                            你搞笑吧,社会科学本来就少有合理的定量分析方法,你连数据都没有就套自然科学定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8-22 00: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