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宝源吧 关注:17贴子:187
  • 0回复贴,共1

文人空间:置器有道格古生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置器有道,格古生情
  置器有道,格古生情
  (本文原载于《文人空间》杂志第一期)
  “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从这段明代文人生活小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器为人用”的理念,正应《闲情偶寄》中曰:“是无情之物变为有情”。

(清代阮元款白石方盆内置天然吸水石)

(清代黄杨木柄大浮尘/明代漆金铁如意/穆藕初题签晚明董其昌行书许浑诗缎本镜芯)
  器物布置得当,则会“使人入其户、登其堂,见物物皆非苟设,事事具有深情”。器物只有真正服务于玩家的生活,你才能真正体悟到古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寄托,如果只单单是聚器、市器,那真是暴殄雅物了。

(南宋云雷纹小铜瓶/旧白石小浅盆置海南沉香山子)
  近日有缘寻访“轶园”,切身走进了一个由古器物有机构建的生活美学空间,而通过与主人钱轶士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由些许器物所组成的“微空间”里,确是存在着诸多学问与理法。正如《闲情偶寄》中记:“器玩未得,则讲够求;及其既得,则讲位置。位置器玩与位置人才同一理也……有才不善用,与空国无人等也。他如方圆曲直,齐整参差,皆有就地立局之方,因时制宜之法。”
  经典的三角构图法,给人稳定感,符合古器物沉穆、厚重的历史气质。观者心灵也随之沉静,极易致人宁和。

(十四世纪“官所”款兽吐环耳铜瓶/明代青玉螭耳匜杯/明代嵌螺钿三弯腿台几)
  同为香道具类,而光素和华纹相生,清雅与绮绿交映,沉而不闷。辅以织锦、紫檀、藤编诸材质作托垫,有和而不同之妙。

(南宋素觯式铜筋瓶/元代螭龙纹回纹绳耳鬲式铜炉/唐代绞胎瓷香合/明代推光黑漆四面平长方几)
  器存韵,人出神!古人造像,引人遐想,带人追忆,仿佛可见高士于历史中赏玩诸器之景,古今对话,共赏清趣。

(清中期寿山石雕小罗汉/清黄杨木雕灵芝小如意/清早期钟馗见福竹雕笔筒/晚清红木小盘)
  坐席布置庄重严律,双椅对屏镜像而置,方几瓶花以呈中轴,礼仪合度,待客以尊。相坐清谈,宁神论道。

(清早期堆灰撤螺大漆对屏/清中期楠木螭龙开光南官帽椅一对/清中期楠木刀牙贴直枨长方几/雍正青釉蒜头瓶配红木座)
  名墨可观,供石可玩,竹榻可憩。莽山拳石,画里画外,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足以卧游,心随意远。

(清代吴松仿北苑水墨山水轴/清代黑漆卷头方几/“云岫”英石/清代柏木起线卷叶腿凉榻)
  香几与古联错落而置,上下留白,互映互衬。熏香使人神情,佳对令人意远。清幽世界,立足便达。

  (清代崇思书八言对联/明代铜须弥座香鸭/清代狮衔环耳小石鼓/宋代湖田窑素瓷香合/明代带托泥槐木方香几)
新浪收藏


1楼2015-08-19 10: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