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注意:上下的鉴别看箭头。
2、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由于断联休克作用,瘫痪开始呈弛缓性,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3、皮质损伤,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干相应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抽搐可按运动区皮质代表区的排列次序进行扩散,称杰克逊(Jackson)
4、内囊是三偏:偏瘫、偏盲、对侧偏身感觉减退。
5、脑干交叉性瘫痪,即同侧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 病老周,对只钟
6、颈膨大(C5~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腰膨大(L1~S2)病变可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7、脊髓半侧损害时产生病变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以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Brown-Sequard综合征)。
8、脊髓前角细胞:局限于前角的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
9、锥体外系统损害:按照我上课的口诀记忆,五级地震,手抽了。
五——舞蹈 不能控制
级——肌张力增高(强直)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和扭转痉挛)
震——震颤
手——手足徐动(佛手)
抽——抽动
10、小脑病变临床表现有:主动运动时的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rnberg征阳性);行走时两脚分开、步态蹒跚、左右摇摆,称醉汉步态。睁眼并不能改善此种共济失调。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
11、深浅感觉的三级换元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以及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
12、(1)感觉过敏:指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如一个轻微的痛刺激引起较强的痛觉体验。
(2)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倒错,如把冷觉刺激误为热觉刺激。
(3)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闽增高与反应时间延长,在刺激后,需经一潜伏期才能感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
(4)感觉异常:没有外界刺激而自发的感觉,如麻木感、蚁行感等。
13、面瘫症状221,莱姆病 在本病流行区患者出现单侧或先后出现双侧周围性面瘫。伴发热,脑膜刺激征,腹股沟或腋窝有浅暗红色皮疹,应考虑本病。
14、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
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最常见为空肠弯曲菌(CJ)
1.运动障碍 本病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
2.感觉障碍 一般比运动障碍轻。
3.脑神经损害 以双侧面神经麻痹常见。
脑脊液检查 典型的脑脊液改变是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蛋白质增高在起病后第三周最明显。
神经检查:关键字是延长25%、减慢20%。
特殊症状:Fisher综合征 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抗GQ1b抗体阳性。预后较好,病后2~3周或数月内可完全恢复。
鉴别诊断:周期性麻痹 发作时亦为肢体弛缓性瘫痪。,但过去有发作史,无感觉障碍与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正常,发作时多有血钾降低和低钾心电图表现。
治疗:血浆交换+免疫球蛋白 本病的主要危险是呼吸肌麻痹,需经常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排出。
15、急性脊髓炎症状:快速截瘫。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不高,蛋白轻度增高以细胞淋巴细胞为主。
16、头皮血供丰富,其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
17、凹陷骨折手术指征
1.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的骨折片陷入颅腔,导致颅内压增高,CT示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应行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2.因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折片复位或清除手术。刘江老师的yy频道:28289272
3.在非功能部位的小面积凹陷骨折,无颅内压增高,深度超过1cm者,为相对适应证,可考虑择期手术。
4.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未引起神经体征或颅内压增高,即使陷入较深,也不宜手术;必须手术时,术前和术中都需做好处理大出血的准备。
18、颅前窝骨折:“熊猫眼”征、脑脊液鼻漏
颅中窝骨折:耳漏+鼻漏
颅后窝骨折: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
19、脑震荡:有症状,有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显示颅内压正常,无红细胞。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
20、对冲伤:左枕部——右额颞对冲伤——右侧小脑幕切迹疝——右侧瞳孔逐渐散大。
21、脑干损伤临床表现:眼球位置不正或同向凝视;出现病理反射、肌张力增高、中枢性瘫痪等锥体束征以及去大脑强直等。累及延髓时,则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紊乱。
22、硬脑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出血多见。典型临床表现为有中间清醒期,首次昏迷是因脑震荡,再次昏迷是颅内血肿的进行性压迫造成的。
2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 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仅有轻微头部外伤。或没有明确外伤史,有的患者本身尚患有血管性或出血性疾病,有些病例有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史。
24、颅内血肿手术适应证:颅内压>2.7kPa(270mmH2O);④CT表现为血肿出现明显的,小脑幕上血肿体积>40ml,小脑幕下血肿体积>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10mm.
25、3个24小时:头皮清创缝合的时限允许放宽至24小时。tia发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控制癫痫持续状态不再复发满足24小时。
26、颅内血流经锁骨下动脉盗血,发生椎-基底动脉缺血。
27、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最高分为15分, 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
28、颈内动脉——3偏+失语(优势)、单眼视力障碍(一过性)。颈内分支有:大脑前、大脑中、脉络丛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
眼动脉——单眼视力障碍(一过性)
大脑中——3偏+失语(优势)
大脑前——下肢偏瘫、精神症状
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
29、椎基底动脉——眩晕、共济失调(小脑和前庭)双眼视力障碍(枕叶)呼吸困难(延髓)
30、3个眼睑下垂的疾病: 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重症肌无力——瞳孔不变。 Honer 征——瞳孔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