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肠吧 关注:228贴子:10,067
  • 4回复贴,共1

《我的38军“日本战友”兵头义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兵头义清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部队里有10多万日籍战士的人。
——兵头义清(姓“兵头”,他自己也是“四野”的日籍战士)


1楼2015-08-15 18:05回复
      然而,兵头义清先生又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他居然还曾经是中国陆军赫赫有名的“38军”的兵!这实在是令我大为惊奇的事。
      记得有一次,兵头先生与我们一同出席日本伊藤忠化学株式会社招待会,由于招待会气氛热烈,大家高兴地多喝了几杯。会后在返回宾馆的路上,兵头先生独自走在前面,自言自语地哼起了中国京剧小调。我对他说:“兵头先生,您唱的真不错,满有味道的,从哪里学来的?”兵头先生头也不回地说:“在38军。”当时我心里格登一下,心想“难道日本也有个38军”?不对呀,日本军队编制不是什么联队和师团吗?怎么会有38军呢?我以为兵头先生在与我开玩笑,便故作镇静地继续问兵头先生:“您是哪个师的?”“112师的。”“您是哪个团的?”“335团的。”这时我真的傻眼了。难道日本和中国做生意还要了解对方这么细吗?由于我自己的的确确是38军112师335团的兵,所以有必要把问题搞清楚。我急中生智拿出杀手锏,直问兵头先生:“兵头先生,您是哪年入伍的?当时的团长和政委是谁?”“1943年,团长江拥辉,政委沈春光。”兵头先生郑重其事地回答了我的问题。都是对的,但我不死心,又问:“您参军时的同班战友还有谁健在?”“孟广道,我们俩是团卫生队的卫生员。”啊,我惊讶不已,兵头先生说的孟广道是我参军时335团的副团长。直到这时,我才真正相信了兵头先生所说的一切。


    3楼2015-08-15 18:06
    回复
      2025-07-15 03:19:21
      广告
        在日本竟突然遇到了一个团的战友,心里可真是高兴。于是我就开始滔滔不绝的叙说起我们的335团,我还告诉他:“我们335团还在,而且还是军里的四大主力之一;您的老战友孟广道先生还健在,已经离休在保定,您说的沈春光政委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在我们公司;您的战友孟广道先生的孩子也在我们公司(作者相征和其他复转军人可能是在中国铁建之类大量接收复转军人,在海外承揽有不少建筑工程项目的中央企业工作。——楼主点评);我们欢迎您回中国老部队看看,看看您的战友;我们北京还有一个38军战友会,下次您到北京时到战友会坐坐,……”这时兵头先生特别动情地告诉我说,“在日本也有个38军战友会,大概一万多人,仅东京地区就有几百人,咱们335团就有好几十人”。兵头先生得知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居然有日本人参加过解放军这段历史时,就认真地告诉我们:“实际上从东北抗日联军到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20万将士中,曾有差不多10多万我这样的日本人。但八路军和解放军都是把我们安置在后勤和支前战线上的,因而保存了我们,我们从心里感谢你们中国,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人民解放军。”
        原来是这样。我又吃惊又感动,从兵头先生话中,我听出了他们对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听出了他们深深地怀念着这段历史。从这以后,我们和兵头先生的接触更多了,也更亲切了。


      4楼2015-08-15 18:06
      回复
          后来在东京我们又见到了几位335团的战友,与之交谈时,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们知道,兵头先生因为是干部,在回到日本以后,受到日本右翼势力的残酷迫害,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但他却从不后悔,他始终心系中华,心系老部队,心系老战友;他始终把日中友谊和友好放在生命和工作的首位;他的一生都在为建造,不,在铸造着一座日中友谊的丰碑,在架设着一座日中友好的桥梁。
          还有一位战友告诉我们,他每年都要回中国看看,回东北看看,还想回老部队看看。他说他的血管里流着中国战友的血,他在335团当兵的历史已经熔铸在他的心里,他想念他的老部队,想念为他牺牲的那些战友和还幸存的老战友。几十年过去了,任何时候,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他的这种思念。可是他不知老部队在哪儿,老战友们在哪儿。他希望我们带他们回老家,拜望老房东,看看老部队。他们这种深情的回忆把我们也带回了老部队,甚至都忘记了是在日本。


        5楼2015-08-15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