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几个历史大背景:1、明代亡于“分封”,朱姓王爷多,王爷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参与者,王爷土地不纳粮。灾年李自成张献忠造反,百姓应者如云,表明大明己无吸引力。2、清兵入关,与李自成政策失当自毁长城有关,闯王乌合之众打不过游牧骑兵,再说百姓己厌战,原有的迎闯王不纳粮的梦想破灭了,人心思治盼太平,清军钻了空子。3、科技原因: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人将南美产的玉米和番薯(生长期短、耐旱、产量高)带到东南亚,再由华侨引进广东福建向北拓展,至康乾之时,国人吃饭问题己缓解,人民反清热情锐减,喜安享太平,这时人口剧增。4,曹公生在当世,大学问家,人民都不反清了,只有个别人死作,天下大势他无洞察,偏玩雕虫小技影射人家。他祖上属汉军旗,从龙入关,是既得利益者。他反清不等于灭自己祖宗吗?没这个逻辑吧。曹家子孙有抄家之恨,由富贵陷入穷困,进而参透世事,洞察民情,书其愤,这倒符合汉族知识分子文墨传统。5、清初的政策休养生息,康熙永不加赋,帝国政策无失当之处。6、有人又说作者是朱姓子孙,这个有反清复明可能,不过《红楼梦》从思想性角度,是宏篇巨著,作者思考力己触及社会各阶层的各个角落,悲天悯人的情怀显露无遗,对薄命女性充满同情,这不是“慕容复”复国之流只想复旧制,满足一族一姓之尊荣,不顾亿万生灵死活的促狭心态能写得出的。小肚鸡肠的作品,经过三百多年大浪淘沙,早会被淘汰出局,不会存活到今天。朱姓子孙反清可鲜明反,没有必要偷摸玩小动作,刀枪无法解决的问题,靠偷摸躲在阴暗扔几块石头没有作用。总之经过历代那么多读者和名家审视,小家子气的胸襟难逃法眼。你说谁愿意看格局眼界狭窄的作品,可见“反清复明”的解读有多荒唐和可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