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81贴子:89,559

【《明实录》之于谦记录】不论顺序,看到哪里算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景泰三年五月
○丙申
○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上疏让还二俸,言:臣阖门良贱仅逾数口,原俸资给有余,饶即今边境京师粮用浩大,人民之转输未息,军士养赡未优,国赋经营日不改给,而臣以一介之微,叨冒千人之食,扪心知□□具揣分奚堪。乞止支一俸,以省浮费,以惬舆情。诏曰:朝廷俸禄,优待功臣,礼之所宜,何劳固辞。后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亨、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金濂、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仪铭、太子太保兼工部尚书石璞,亦上表辞二俸,俱不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8-11 08:51回复
    扯个无关的,明实录里一直没查到汪娘娘的生日,结果竟然发现了杭娘娘的生日——在她封后之后。
    还是景泰三年五月:
     ○礼部奏:六月十三日,皇后千秋节。二月二十日,皇太子千秋节。请乞预移文各王并天下文武五品衙门,令其依期遣官奉笺庆贺。


    2楼2015-08-11 09:08
    回复
      此前给二俸的名单:
      ○丁亥。命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直,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少保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少保兼太子太傅、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高榖,太子少师兼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江渊、太子少师兼礼部左侍郎、翰林学士王一宁,太子少师兼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萧镃,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商辂,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何文渊、太子太保兼户部尚书金濂、太子太保兼刑部尚书俞士悦、太子太保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杨善、王翱,太子少傅兼吏部左侍郎俞山,太子少傅兼兵部左侍郎俞纲,俱兼支二俸。直等具疏陈让,不允。


      3楼2015-08-11 09:21
      回复
        不由又想吐嘈了。当初背地里摔银子的王直老大人是怎么,又把银子拿回去了?再往后辞双俸的好象没有王直和胡濙两位五朝元老啊?胡大人转向快着呢,立马就给新皇后新太子拍马屁了。
        然后最后倒霉的却是于谦。尼马心安理得领二俸的人倒屁事没有。


        4楼2015-08-11 09:24
        回复
          5楼2015-08-11 09:27
          回复
            谁叫于大是靶子来着?名声又好,不黑你黑谁?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8-11 09:52
            收起回复
              这事太得罪人了,简直是逼着大家一起表忠心呐!


              IP属地:江苏8楼2015-08-11 10:17
              回复
                从实录里摘出来的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11 12:30
                收起回复
                  这个确实得罪人,逼着大家一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8-14 10:49
                  收起回复
                    臣阖门良贱仅逾数口,原俸资给有余————————我不相信真的有余


                    IP属地:荷兰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8-14 11:17
                    收起回复
                      1457年正月壬午
                      ○命执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王文于班内。执司礼监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于禁中,出付锦衣卫狱。时谦等甫听宣谕毕也。
                      ○甲申。
                      六科给事中劾王文、于谦内结王诚、舒良、张永、王勤,外连陈循、江渊、萧镃、商辂等朋奸恶党,逢迎景泰易立储君,废黜汪后,卖权鬻爵,弄法舞文。乃者景泰不豫,而文、谦、诚、良等包藏祸心,阴有异图欲召外藩入继大位,事虽传闻,情实显著。且王文党古镛、丁澄,于谦党项文曜、蒋琳及俞士悦、王伟辈,皆憸邪謟佞国之大□。乞将谦、文等明正典刑,循等诛其一二余,悉屏之远方,以为不臣之戒。于是十三道亦劾俞士悦等贪刻憸佞,并劾右通政殷谦为于谦党,侍郎张敏、通政使栾恽昏耄尸位,侍郎宋琰、少卿陈贽党附进身,俱乞黜逐之。上曰:汝等所言是,但朕初复位,首恶已就擒,余姑置之,以定人心。


                      14楼2015-08-14 18:02
                      回复
                        【于谦】谦字廷益,浙江钱塘县人,永乐辛丑进士,拜监察御史,从征武定州,被命数庶人高煦罪,称旨,巡按江西,执法不挠豪猾慑服,还升行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转左侍郎,招徕流民,设劝籴法,奏免沿河卤地马户。正统间,王振用事,有御史与谦同姓名者忤振,振疑为谦,因事下谦狱,久之得释,左选大理少卿,罢巡抚,寻以亲王及有司奏,复命往巡抚,未几复兵部右侍郎,视部事。正统十四年八月,郕王摄政,升谦为兵部尚书,委以军国重务。时北征将士十亡八九,械器略尽,京师人心汹汹,侍讲徐珵劝南迁避之,谦厉声曰:言迁者可斩,京师根本重地,惟召天下兵以死守之。群议乃定。武备稍缉而虏已夺关入犯京师列营九门御之。谦与石亨营德胜门,数战败之,虏众宵遁,进少保兼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时独石等八城失守,议者欲因弃之,谦荐宣府副将孙安率兵收复。上在虏中,廷臣议讲和,为迎复计,谦言虏欲无厌,虽竭府帑予之,车驾未必还,莫若内修外攘,使彼不得遂其欲,车驾当自还矣,卒如其谋。后以寇难渐平,求解兵柄,不允。又以天变自劾,乞罢归田里,亦不允。有小田儿者亡命投虏中受伪官,导虏入寇,又以贡马为名入窥虚实,谦密计授侍郎王伟至大同诛之。初谦与石亨同事,谦论议断制宿将歛伏,而亨不能赞一辞,衔之。至是亨迎上复位,诬谦与王文谋立外藩,嗾言官劾之鞫于廷,文反覆力辩,谦曰:亨意如此,辩之何益?竟诬伏斩于市。既久事白,上亦知其冤。谦英迈过人,历事三朝,知无不言,巡抚十有八年,政达大体,土木之变毅然以天下事为己任,朝廷卒赖以安。年未五十,丧妻不复娶,门第萧然,不容私谒,故乡惟旧庐,不治田宅,官籍其家,惟所赐金帛而已。学问该博善诗文,尤长于奏疏,政务旁午章日数十上累千万言,挥笔立就。然恃才自用,矜已傲物,视勋庸国戚若婴稚士类,无当其意者,是以事机阴发,卒得奇祸。


                        16楼2015-08-14 18: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