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训练练到一定程度的人(5年-10年)都会面临一个伤病和瓶颈的问题。好像继续练下去又进展不大,某些伤病问题也暴露出来。在我看来,这是由于不平衡引起的。
任何运动,都只能发展一部分身体属性。比如长跑类的主要发展心肺耐力,器械类的主要发展力量和肌肉,瑜伽类的主要发展柔韧。如果你长期从事某一种运动,你的某些属性就会特别强,另一些就会薄弱,薄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身体属性不平衡,是训练体系不全面的结果。
什么叫训练体系?健美是不是就练肌肉?或者平台期突破力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反问你一个问题,拳击手是不是只练拳击技术不管其他的?篮球运动员是不是只关心球技、投篮传球,不管其他的?带着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引入一个重要概念。前苏联有一个很厉害的传奇体育学家维氏,他的研究得到了路易西蒙和其高徒DAVE等人的大力认可。维氏认为,任何运动都可以分为基础身体素质(GPP)和专项技能(SPP)两部分。
SPP很容易了解,就是专项技术,而GPP则是专项技术所照顾不到的身体素质。()怎么理解呢?如果某个运动员要追求顶尖的专项技术,他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是他如何能承受巨大的训练量、很高的训练频率和强度?那么就需要一个很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
也就是说,如果说SPP是塔尖,那么GPP就是一个塔基。比方说,对于拳击,SPP就是直摆勾,躲闪、防御、步伐移动等,GPP则是力量、速度、耐力、
灵活性等。
但是请注意,GPP指的是SPP所涵盖不到的身体素质。对于力量举运动员,举大重量的杠铃能发展GPP吗?不能,因为力量举运动员的SPP已经包含了力量。力量举运动员的GPP主要是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
那么对于健美,肌肉破坏训练(充血、肌纤维物理撕裂)是SPP,力量和体能、柔韧等属于GPP。有人说肌肉的增长会自动带动力量增长,关于这一点凡是看懂了我第一个填坑文章的朋友会知道,健美式的肌肉增长主要来自于营养性肥大,其纬度增长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肌浆网,这玩意是不参与收缩的,所以健美发展力量的效果很有限;另外健美的SPP训练主要采用中等重量,募集的主要是中小的运动单位,而对力量贡献最大的高门槛运动单位,健美是练不到的。
回归正题:根据维氏总结,GPP的其主要作用有3个:
1、平衡身体发展、避免受伤;
2、提高体能储备,提高运动员承受大训练量的
任何运动,都只能发展一部分身体属性。比如长跑类的主要发展心肺耐力,器械类的主要发展力量和肌肉,瑜伽类的主要发展柔韧。如果你长期从事某一种运动,你的某些属性就会特别强,另一些就会薄弱,薄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身体属性不平衡,是训练体系不全面的结果。
什么叫训练体系?健美是不是就练肌肉?或者平台期突破力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反问你一个问题,拳击手是不是只练拳击技术不管其他的?篮球运动员是不是只关心球技、投篮传球,不管其他的?带着这个问题,我给大家引入一个重要概念。前苏联有一个很厉害的传奇体育学家维氏,他的研究得到了路易西蒙和其高徒DAVE等人的大力认可。维氏认为,任何运动都可以分为基础身体素质(GPP)和专项技能(SPP)两部分。
SPP很容易了解,就是专项技术,而GPP则是专项技术所照顾不到的身体素质。()怎么理解呢?如果某个运动员要追求顶尖的专项技术,他必须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是他如何能承受巨大的训练量、很高的训练频率和强度?那么就需要一个很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
也就是说,如果说SPP是塔尖,那么GPP就是一个塔基。比方说,对于拳击,SPP就是直摆勾,躲闪、防御、步伐移动等,GPP则是力量、速度、耐力、
灵活性等。
但是请注意,GPP指的是SPP所涵盖不到的身体素质。对于力量举运动员,举大重量的杠铃能发展GPP吗?不能,因为力量举运动员的SPP已经包含了力量。力量举运动员的GPP主要是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
那么对于健美,肌肉破坏训练(充血、肌纤维物理撕裂)是SPP,力量和体能、柔韧等属于GPP。有人说肌肉的增长会自动带动力量增长,关于这一点凡是看懂了我第一个填坑文章的朋友会知道,健美式的肌肉增长主要来自于营养性肥大,其纬度增长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肌浆网,这玩意是不参与收缩的,所以健美发展力量的效果很有限;另外健美的SPP训练主要采用中等重量,募集的主要是中小的运动单位,而对力量贡献最大的高门槛运动单位,健美是练不到的。
回归正题:根据维氏总结,GPP的其主要作用有3个:
1、平衡身体发展、避免受伤;
2、提高体能储备,提高运动员承受大训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