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给AYIN写点什么,可是翻来覆去也不知道写什么。本来,对这个人实在是知之甚少。05年整整一年是BEYOND的一年,至少对我来说。巡回演唱会结束,一阵热潮过去,街上也好,天涯也好,都静了下来。也难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音乐只是一部分。我也只会偶尔翻翻有关BEYOND的老帖,拣几首忽然思念的歌听,或者看看演唱会的视频。经常看见AYIN,想来想去,还是想说点儿什么。
第一次见到AYIN,应该是在96的LIVE&BASIC,应该是这样的。坦白讲第一次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没有好感,也没有厌烦。对我来说,那时感觉AYIN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吉他手(可能他也的确是个普普通通的吉他手),在BEYOND的演唱会上友情伴奏。那时我甚至会想,主办方会给这个人多少钱?
此后的日子,经常会看见AYIN的身影,想着,这个人也够意思了。后来听说了一些关于AYIN的事儿,比如他是B记老友,比如他是Paul的同学,不过在LB的一个帖子里听说,AYIN只不过是当初和家驹学吉他,他称家驹是他的老师。无论如何,我想他以自己的方式走进了B迷的心。
AYIN给我的印象,总是沉默,站在后面专心的弹奏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我总想,AYIN的位置也许是敏感的,走了一个,来了一个,走的那个犹如千钧之重,而可能大多数人对来的这个知之甚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么想。无法替代,无法替代,这四个字可能也是BEYOND在93年后就保持三人阵形的原因吧。
我个人感觉,中国人很在意资历,很重视“元老”。所以似乎谈起邓伟谦了,邬林了,刘志远了,人们会想----“啊,他们是早期的B记啊。”不过对我来讲,更喜欢AYIN。那些人,终究是走了,即使不是抛弃,也是离开(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自由,绝无贬义)。而AYIN,陪着三子也有好些日子了吧。去哈尔滨的时候我离舞台很远,看不清什么,后来看DVD的时候,发现AYIN比03年的时候胖了一些,心里有些感慨,就像青衣说的,“阿贤也陪着BEYOND这么多年了。”
总之是很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弹吉他,我也只见过他弹吉他;喜欢他的白衬衫;喜欢每次Paul或者KK大喊“阿贤”的时候,他羞涩的笑……
想对AYIN说一声,谢谢。
当然,这一声谢谢,也要说给很多人,比如月光光,比如梁翘柏,比如Gary Tong,说给那些站在BEYOND身边的人。
第一次见到AYIN,应该是在96的LIVE&BASIC,应该是这样的。坦白讲第一次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没有好感,也没有厌烦。对我来说,那时感觉AYIN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吉他手(可能他也的确是个普普通通的吉他手),在BEYOND的演唱会上友情伴奏。那时我甚至会想,主办方会给这个人多少钱?
此后的日子,经常会看见AYIN的身影,想着,这个人也够意思了。后来听说了一些关于AYIN的事儿,比如他是B记老友,比如他是Paul的同学,不过在LB的一个帖子里听说,AYIN只不过是当初和家驹学吉他,他称家驹是他的老师。无论如何,我想他以自己的方式走进了B迷的心。
AYIN给我的印象,总是沉默,站在后面专心的弹奏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我总想,AYIN的位置也许是敏感的,走了一个,来了一个,走的那个犹如千钧之重,而可能大多数人对来的这个知之甚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么想。无法替代,无法替代,这四个字可能也是BEYOND在93年后就保持三人阵形的原因吧。
我个人感觉,中国人很在意资历,很重视“元老”。所以似乎谈起邓伟谦了,邬林了,刘志远了,人们会想----“啊,他们是早期的B记啊。”不过对我来讲,更喜欢AYIN。那些人,终究是走了,即使不是抛弃,也是离开(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自由,绝无贬义)。而AYIN,陪着三子也有好些日子了吧。去哈尔滨的时候我离舞台很远,看不清什么,后来看DVD的时候,发现AYIN比03年的时候胖了一些,心里有些感慨,就像青衣说的,“阿贤也陪着BEYOND这么多年了。”
总之是很喜欢这个人,喜欢他弹吉他,我也只见过他弹吉他;喜欢他的白衬衫;喜欢每次Paul或者KK大喊“阿贤”的时候,他羞涩的笑……
想对AYIN说一声,谢谢。
当然,这一声谢谢,也要说给很多人,比如月光光,比如梁翘柏,比如Gary Tong,说给那些站在BEYOND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