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穴位敷贴吧 关注:4贴子:22
  • 0回复贴,共1

儿科护理重要性和家长误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护理可理解为保护和调理。健康儿童和病儿都需要护理,对于病儿,护理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是,有些家长,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往往对护理在治病和防病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了病要请医生看,要吃药打针,这是理所当然、毫无疑义的。但必须指出,正确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减轻、身体的恢复以至痊愈;而护理不当,则可使病情加重,使治疗前功尽弃,甚至有可能使病儿又得上另一种病,以致病上加病。例如,护理患呼吸道病的患儿,要注意为病儿提供新鲜的空气、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减轻症状,否则就会使咳喘加重。又如,拉吐的病儿要及时喂水,否则能造成脱水,严重时可有生命危险。再如,多帮助长期卧床病儿活动,就可以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所以,吃药、打针固然是治疗,而护理得法也能起到治病或提高医疗效果的作用,两者既不能分开,也不可偏。护理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要能在思想上重视,掌握一些基本护理知识和技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家治疗比住院治疗有更多的优越性。
家长护理误区 误区1——高烧捂汗 一般发烧不会危及生命,但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就是因为受寒需要保暖补救或者发热后要给孩子捂汗。其实过度保暖反而会造成已经发热的孩子无法及时散热,导致体温上升。冒大汗,脸蛋通红,甚至出现气急,气促,呼吸困难,抽搐,尖叫,昏迷等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幼儿还会短时间内死亡。
误区2——不给宝宝洗澡 给孩子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类似的做法还有用温水毛巾擦浴(枕冰袋应视病情使用,高热期间突然使用不但不会降温,反而会使宝宝出现激惹状态而发生惊厥)。此时应反复的持续的用温水毛巾在前额、颈部、腋下、前胸后背、腹股沟、手心和脚心擦拭,来做物理降温。
误区3——恢复期剧烈活动 生病恢复期也不适宜大运动,因为患儿本身还比较虚弱,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体力,一旦体力透支,又容易引起并发症。特别是伴有咳嗽症状的患儿,更不宜剧烈运动。
误区4——急于食补 分析:宝宝在生病时,胃液分泌在减少,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代谢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宝宝表现出没有食欲的样子。重口味的食物,不但不能调动宝宝的食欲,反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令宝宝觉得恶心,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宝宝日后拒绝原来接受的食物。


1楼2015-08-04 21: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