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塘烟絮坊吧 关注:41贴子:1,213

回复:§烟絮坊§———『填词所依:钦定词谱』———烟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塞姑 

见《乐府诗集》。盖唐时边塞闺人之词也。

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三仄韵《乐府诗集》

无名氏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韵●●○○●●韵○●○○●○ ●●○○○●韵

此亦六言绝句,其平仄不拘


20楼2008-05-31 23:26
回复
    凭栏人 

    《太平乐府》注越调。按,《唐书‧礼乐志》。越调,即黄钟之商声也。

    单调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

    邵亨贞
    谁写江南一段秋。妆点钱塘苏小楼。楼中多少愁。楚山无尽头。
    ⊙●○○◎●○韵○●○○○●○韵○○⊙●○韵●○○●○韵

    此亦元人小令,可平可仄。参《下倪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韵、一叶韵

    倪瓒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韵○●○○○●●叶○○●●○韵●○○ ○●○韵

    此词第二句用仄韵,结作三字两句,与邵词小异。按,元人小令,俱叶北音,所谓中原音韵也,与古韵三声叶者微不同,盖三声叶只平上去三声,若中原音韵,则入声作平,无所不叶也。


    22楼2008-05-31 23: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花非花 

      调见白居易《长庆集》。以首句为调名。

      单调二十六字,六句三仄韵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 ●○●韵●●○ ○○●韵○○○●●○○ ●●○○○●●韵

      此本《长庆集》长短句诗,后人采入词中,其平仄亦不拘。


      23楼2008-05-31 23:28
      回复
        摘得新

        唐教坊曲名。

        单调二十六字,六句四平韵

        皇甫松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
        ●●○韵○○●●○韵●○○●● ●○○韵
        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 ●○○韵

        皇甫松词别首,第五句〔繁红一夜惊风雨〕,一字仄声;惊字、风字俱平声。


        24楼2008-05-31 23:29
        回复
          梧叶儿 

          《太平乐府》注:商调。《唐书‧礼乐志》:商调,乃夷则之商声也。

          单调二十六字,七句四平韵、一叶韵

          吴西逸
          韶华过。春色休。红瘦绿阴稠。花凝恨。
          ○○● ○●○韵⊙●●○○韵○○●
          柳带愁。泛兰舟。明日寻芳载酒。
          ⊙●○韵●○○韵○●○○●●叶

          此在元人为小令,其实则曲也。但其词未至俚鄙,故并采入以备体。其可平可仄,参后张可久《鸳鸯浦》一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七句五平韵

          张可久
          鸳鸯浦。鹦鹉洲。竹叶小渔舟。烟中树。山外楼。
          ○○● ○●○韵●●●○○韵○○● ○●○韵
          水边鸥。扇面儿、潇湘暮秋。
          ●○○韵●●○ ○○●○韵

          此与吴词同,惟结句多一衬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韵

          张可久
          花垂露。柳散烟。苏小酒楼前。舞队飞琼佩。
          ○○● ●●○韵○●●○○韵◎◎○○●
          游人碾玉鞭。诗句缕金笺。懒上苏堤画船。
          ○○●●○韵⊙●●○○韵●●○○●○韵

          此亦与吴词同,惟第四、五、六句多二衬字,可平可仄,参张雨词。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韵

          张雨
          移家去。市隐间。幽事颇相关。刘商观碁罢。
          ○○● ●●○韵○●●○○韵○○○○●
          韩康卖药还。点检绿云鬟。数不尽、龟溪好山。
          ○○●●○韵●●●○○韵●●● ○○●○韵

          此与张可久《花垂露》词同,惟结句多一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七字,七句四平韵、一叶韵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风味属谁家。瓦甃悬冰箸。
          ○●○○● ○○●●○韵○●●○○韵●●○○●
          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秋厌拥、蓝关去马。
          ○○●●○韵●●●○○韵○●● ○○●●叶

          此与张雨《移家去》词同,惟第一、二句各多二衬字,结句用仄韵异。


          25楼2008-05-31 23:30
          回复
            潇湘神

            调始自唐刘禹锡咏湘妃词。所谓赋题本意也。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一叠韵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韵○●○叠●○◎●●○○韵●●●○○●● ○○○●●○○韵

            此词首三字例用叠句。如刘词别首之〔湘水流,湘水流〕是也。其第三句〔九疑云物至今秋〕,云字平声。


            28楼2008-05-31 23:36
            回复
              章台柳 

              唐韩翃制,以首句为调名。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一叠韵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韵○○●叠●●○○⊙◎●韵●●○○●●○ ●⊙○◎⊙○●韵 

              起二句亦可不用叠句,观柳氏作可见。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 

              唐妓柳氏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可折。 
              ○●○ ○○●韵●●○○●○●韵●●○○●●○ ●●○○●○●韵 

              此词起句不用韵


              30楼2008-05-31 23:37
              回复
                解红 

                按,《宋史‧乐志》:小儿舞队有解红。其曲失传。陈暘《乐书》,载和凝作,乃唐词也,若鸣鹤余音。有《解红儿慢》,系元人所制,与此不同。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和凝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 ●○○韵●○●●○●○韵●●○○●○● ●○●●●○○韵

                此与《赤枣子》、《捣练子》、《桂殿秋》诸词字句悉同,所辨在每句平仄之间,皆昔人音律所寓,填者宜悉遵之。


                31楼2008-05-31 23: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赤枣子 

                  唐教坊曲名。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欧阳炯
                  夜悄悄。烛荧荧。金炉香尽酒初醒。春睡起来回雪面。含羞不语倚云屏。
                  ◎●● ●○○韵⊙○○●●○○韵⊙●●○○●● ⊙○◎●●○○韵

                  此调见《樽前集》。按,欧词别首,第一句〔莲脸薄〕,莲字平声;第三句〔等闲无事莫思量〕,等字仄声;第四句〔每一见时明月夜〕,每字仄声;第五句〔损人情愿断人肠〕,损字仄声,情字平声。余无别词可校,填者亦从之。


                  32楼2008-05-31 23:39
                  回复
                    捣练子 

                    《太和正音谱》注:双调。一名《捣练子令》。因冯延巳词,起结有〔深院静〕及〔数声和月到帘栊〕句,更名〔深院月〕。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冯延巳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韵◎●○○◎●○韵⊙●◎○○●● ●○⊙●●○○韵

                    按,《梅苑》无名氏词八首,其一首起句〔捣练子〕,捣字仄声;第三句〔枝上商量细细生〕,枝字平声;第四句〔不是根株贪结子〕,不字仄声,根字平声。又一首,第三句〔蕙魄兰魂人再阳〕,人字平声;第五句〔更须插向鬓云旁〕,插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李石
                    心自小。玉钗头。月娥飞下白苹洲。水中仙。月下游。
                    ○●● ●○○韵◎○⊙●●○○韵●○○ ◎●○韵
                    江汉佩。洞庭舟。香名薄幸寄青楼。问何如。打拍浮。
                    ○◎● ●○○韵⊙○●●●○○韵●○⊙ ◎◎○韵

                    按,《全芳备祖》李词二首,其平仄悉同,惟《天机余锦》无名氏词,前段第三句〔凉吹水曲散余酲〕,凉字平声,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翠荷闹雨做秋声〕,翠字仄声;前结〔小藤床,随意横〕,随字平声;后结〔恁时节,不堪听〕,节字仄声,堪字平声。又《梅苑》无名氏词,后段起二句〔孤标韵,暗香奇〕,标字平声;结句〔借阳和,天付伊〕,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参之。


                    34楼2008-05-31 23:46
                    回复
                      春晓曲

                      朱敦儒词,有“西楼月落鸡声急”急句,又名《西楼月》。

                      春晓曲 单调二十七字,四句三仄韵

                      朱敦儒
                      西楼月落鸡声急。夜浸疏香淅沥。玉人酒渴嚼春冰,晓色入帘横宝瑟。
                      ○○●●○○●韵●●○○●●韵●○◎●●○○ ●●●○○●●韵

                      此词见《花草粹编》,第二句本六字,乃旧谱于香字下增一寒字,作七言四句,名《阿那曲》。自明杨慎以唐诗绝句伪托为词,今正之。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韵

                      张元干
                      瑶轩倚栏春风度。柳垂烟句花带露。半闲鸳被怯余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韵●○○ ○●●韵●○○●●○○ ●●○○○●●韵

                      此与朱词同,惟第二句作三字两句异。


                      35楼2008-05-31 23:47
                      回复
                        桂殿秋 

                        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取为调名。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向子諲
                        秋色裏。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 ●⊙○韵⊙⊙○◎◎⊙○韵○○●●○○● ●●○○●●○韵

                        按,李德裕词二首,其一首第二句〔玉练颜〕,练字仄声。其一首第三句〔桂殿夜凉吹玉笙〕,桂字、殿字俱仄声,凉字、吹字俱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36楼2008-05-31 23:48
                        回复
                          唉乃曲 

                          唐元结诗自序:大历初,结为道州刺史,以军事诣都。使还州,逢春水,舟行不进,作《唉乃曲》,令舟子唱之,以取适於道路云。宋程大昌《演繁露》云:元次山《唉乃曲》五章,全是绝句,如《竹枝》之类。其谓〔唉乃〕者,殆舟人於歌声之外,别出一声,以互相其歌也。《柳枝》、《竹枝》,尚有存者,其语度与绝句无异,但於句末,随加〔竹枝〕或〔柳枝〕等语,遂即其语以名其歌。《唉乃》,亦其例也。黄公绍《韵会》云:〔唉〕,叹声也,读若哀,乌来切。又应声也,读若霭,上声,倚亥切。又去声,於代切。无袄音。〔乃〕,难辞,又继事之辞。无霭音。今二字连读之,为棹船相应声。按,《广韵》十五海:〔唉〕,於改切,相然应也。〔乃〕,奴亥切,语辞也。唉乃之声,或如唐人唱歌和声,所谓号头者。盖逆流而上,棹船劝力之声也。黄山谷题跋、洪驹父诗话,皆音作袄蔼者,误。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元结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
                          ○●○○○●○韵○○○●●○○韵○○●●●○● ●●○○○●○韵

                          按,《唉乃曲》五首,平仄不拘,本唐七言绝句,如《竹枝》、《柳枝》之类。今江南棹船有棹歌,每歌一句,则群和一声,犹见遗意。其唉乃二字,乃人声。或注作船声者,非。


                          39楼2008-05-31 23:50
                          回复
                            采莲子 

                            唐教坊曲名。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里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韵  ●○○●●○○韵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   ●●○○●●○韵

                            此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乃歌时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於句中,女儿二字和於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耳。


                            40楼2008-05-31 23: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皇甫松
                              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韵○●○○●●○韵●●○○○●● ○○●●●○○韵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41楼2008-05-31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