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由时代或隶属关系的变化而不同。纵观獭窟在历代曾有几次变化。松天平兴国之前隶属晋江东乡,太平兴国六年(981)拆东乡16里设惠安县,成立三乡十八里三十四郡时,獭窟属崇武乡守节里二十六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惠安县取消乡里,全县设六十八铺,獭窟为一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实行户籍保甲制度后,獭江作为一个保先后归门头联保和青山乡管辖。解放后则以浮山乡隶属惠安第四区(崇武)人民公社期间,獭窟名为七一大队。“文革”后改为浮山村,隶属张坂至今。
……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时獭窟还被过往船舶称为”外渚“。
唯”獭窟“之名是古代流传至今,是自古蜚声海内外的地名。
完。
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由时代或隶属关系的变化而不同。纵观獭窟在历代曾有几次变化。松天平兴国之前隶属晋江东乡,太平兴国六年(981)拆东乡16里设惠安县,成立三乡十八里三十四郡时,獭窟属崇武乡守节里二十六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惠安县取消乡里,全县设六十八铺,獭窟为一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实行户籍保甲制度后,獭江作为一个保先后归门头联保和青山乡管辖。解放后则以浮山乡隶属惠安第四区(崇武)人民公社期间,獭窟名为七一大队。“文革”后改为浮山村,隶属张坂至今。
……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时獭窟还被过往船舶称为”外渚“。
唯”獭窟“之名是古代流传至今,是自古蜚声海内外的地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