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本文的阅读练习题目
上高中应该都会做到的
1.文章开头如何描写司马迁的塑像?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
2.作者为何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
因为作者认为一个专制强权的社会是不允许人们说公道话的,而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有社会良心的人,他面对专制强权,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因此遭遇灾祸就是必然的。
3.“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
4.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题有什么作用?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5、语言表达(二者任选其一):
①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结合上文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200字左右)
②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首句,提出自己的观点,写一个议论段,力争做到论证方法多样化。(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