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琵琶吧 关注:26贴子:54
  • 1回复贴,共1

【新手教学】轮指技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琵琶的轮指(一)
琵琶的轮指是琵琶技法中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一套指法。也是最受人们喜欢和欣赏的炫技指法,更是一般琵琶演奏者视为难以掌控的高难技法。
实践中,有许多抱有雄心壮志的琵琶爱好者,就在学习轮指的技法这一关键时期败下阵来,予以放弃。
我想就轮指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就轮指的出指顺序,可分为两种:下出轮和上出轮。 下出轮为最老的弹法,小、名、中、食四指依次弹出,紧接拇指挑进为一个轮。而近代弹法则为上出轮,食、中、名、小四指依次弹出,拇指紧接挑进为一个轮。
这两种弹法都有其特点。下出轮的特点是:因为是小指打头起轮,出音较为柔和、轻巧。有弱起强收之势而缺少阳刚之气。上出轮的特点是:发音圆润、清脆明亮。音量易于控制。因为时代的的发展进步需求,下出轮渐渐被上出轮替代,在实际运用中,越发显示出了上出轮的优越性。
其实,下出轮的形成,是人们生理的原生态反映,到现在,我们常会看的,没经过琵琶技法训练的人,他们在展示琵琶轮指状态时,都会用下出轮的方法来介绍。可见,改变下出轮状态而成为上出轮,是一定要经过训练的。这就是学习琵琶的爱好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万事开头难,学习琵琶轮指也是这样。把五个手指组织起来,依次拨弦,说得容易,学起来不易。
我在启蒙教学中,先让孩子们把右手掌放在右腿上,然后把四指收缩拱起,大指不动,用裤子的阻力限制四指,然后,让其把四个手指按食、中、名、小的顺序依次踢出。(他们往往一下就把四个手指几乎是一块踢出),还是要讲明,一定要按顺序出指。经过一周的练习,再回课时,就可以看到变化,能一个一个把手指踢出去啦。上琴练习后,又不适应啦。可以用一本薄书塞到弹点位置的琴弦与面板之间,这样,一弦是贴在书上的,把手掌依然放在书上,即可以找回右手放在腿上的感觉,此时拇指可以压在二弦上,只用食中名小四个手指连着拨弦。找到出指的感觉后,把书本撤走,即可发出音来。再加入拇指挑弦,进入正常训练。
用口令要求他们,让学生边喊口令边配合指法练习: 一 二 一 ,一 二 一 , 一二 三四 五六 七 (共八拍) 配合指法为:弹半轮挑 , 弹半轮挑 ,弹半轮 挑半轮 挑半轮 挑 再下一步配上有旋律的练习曲进行练习,不断地叮嘱要领,慢慢就入门啦。


IP属地:北京1楼2015-07-28 23:09回复
    琵琶的轮指(三)
    在【琵琶经验弹】琵琶的轮指(二)这篇文章中,我就上出轮的轮指手型说了些个人看法。
    这篇文章想谈谈右手拇指在轮指运作中的作用。
    我们在学习琵琶轮指时,可能都是先练半轮的出指顺序,把四指伸展开,然后加上拇指的挑弦动作(我也是这么教的),就完成了一个轮的运作,此时的拇指挑弦是这个轮的收尾,因已发出了个点的声音,所以被称之为“全轮”。如果需要作长轮,就再接上这么五个点、五个点的轮下去。于是,就有人(或是老师,或是自己)发现自己的轮指连接不够理想,不是均匀发声,形成明显的周期波动。于是就发愁了,于是就郁闷了。
    其原因,就在拇指。拇指长得粗壮有力,拇指在每个人的手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和其他四个手指是抗衡的,担负着一只手的一半的用途。
    在轮指的学习中,半轮弹出后要接拇指的挑,这种连接是需要训练的,在练习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就着眼于要让拇指接的紧一些,于是就忽略了这个“粗壮有力”的拇指自身的特点,不知不觉凸显出了它的“威武形象”。特别是食、中、名、小四个手指的出指间距要求均匀,拨弦力度要求一致的形态,尚未调整好,就更使早就经过训练的拇指鹤立鸡群。
    这也就给我们的轮指埋下了一个隐患,而这个隐患必须排除。
    那就是对拇指的作用予以重视。这个重视,不是加大拇指的力度,而是要削减拇指的力度。半轮后的拇指挑弦一定要控制音量。半轮中,食指力度属于强势,中指力度属略强势,名指和小指是属于“弱势群体”,名指的力度发挥不出来,小指更是不用提了,紧接着再出现强有力的挑弦,其轮指运作形态大家可以想象和体会到的。我们应在削减拇指的力度上下功夫。
    我们在练习轮指的启蒙阶段,可以是进行“半轮接挑”的练习,但在练习一个阶段后,应该改为“挑接半轮”的练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始终认为,半轮后接挑的五点轮,不应该算作一个轮,而就是半轮和挑的两个动作的组合。除非带轮中的五点轮或者一个音由半轮接挑的五点轮来完成才可以认作是“一个轮”。
    那么甚么是一个轮,一个完整的轮?应该是拇指起头接半轮的五点轮,才是一个“全轮”,才是一个完整的轮。
    我们的轮指训练必须要这个认知。一般在演奏长轮(两个以上的轮)时是要查轮数的,也就是计数轮。我们在计算轮数时,是以拇指起板后接半轮的五点轮为一个轮。遇到食指起板的长轮(两个以上的轮)时,第一个轮是半轮的四个(占一个轮的时值),然后紧接第二个轮是拇指起板的五点轮,如有第三个轮,第四个轮,还是从拇指算起。
    我看到有的初学者的长轮计算轮数方法,总是从食指算起,这种习惯的养成,给今后弹长轮加挑奏充填声部带来困难。
    说了这么多,拇指在轮指中到底有什么作用?
    一是作一个轮的起头作用。
    二是作两个轮及两个以上长轮时的半轮间的连接作用。
    这种连接不要求显山露水,不让其显示强势,只好委屈它,甚至还要忽略它,你的轮指就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状态。 可见,对拇指的控制,会使轮指的整体形态及感觉发生质的变化。
    我们可以对拇指说: 拇指真的了不起,轮时就要控制你。 不是拿你不识数,是为大局顾整体。


    IP属地:北京3楼2015-07-28 2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