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名文化学者、幸福学家陈晓松走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启他的全国高校幸福课公益巡讲活动,为高校学子讲授中国式幸福之道。陈晓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积极心理学技术相融合,从而创立了符合中国文化与心理特点的幸福学。陈晓松是“幸福国学”、“幸福哲学”概念的提出者,是“中国式幸福”理论的创始人。他在2008年应邀参加亚欧首脑会议,是亚欧论坛上就气候变化领域演讲的唯一一名中国人。2013年出版了首部幸福学专著《幸福定律》。
针对现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屌丝心态盛行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陈晓松运用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学技术一一给予了疏导。针对许多大学生青春迷茫的现象,陈晓松告诫学子,大学阶段首先要做的是立大志,这个大的志向一旦确立了,人生就会自动自发。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时代中,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陈晓松还告诫大学生们,大学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技能。当代青年应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寻人生智慧,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升幸福水平,实现人生梦想。陈晓松还呼吁全国高校都能开设国学和幸福学公选课,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幸福的能力,成就精彩人生。
据了解,“全国高校幸福公益巡讲”活动由幸福中国发起,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长达一年时间在全国部分高校举办“大学生的幸福之道”大型公益讲座,旨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力,建设幸福校园作出积极努力。
针对现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屌丝心态盛行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陈晓松运用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学技术一一给予了疏导。针对许多大学生青春迷茫的现象,陈晓松告诫学子,大学阶段首先要做的是立大志,这个大的志向一旦确立了,人生就会自动自发。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时代中,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陈晓松还告诫大学生们,大学不仅仅是学一门专业技能。当代青年应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寻人生智慧,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升幸福水平,实现人生梦想。陈晓松还呼吁全国高校都能开设国学和幸福学公选课,帮助每一位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幸福的能力,成就精彩人生。
据了解,“全国高校幸福公益巡讲”活动由幸福中国发起,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长达一年时间在全国部分高校举办“大学生的幸福之道”大型公益讲座,旨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力,建设幸福校园作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