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理论:
Decker, Die Artillerie für alle Waffen – Erster Theil – Die reine Artillerie, Berlin 1816, p. 267
如果端平步枪或瞄准人体中间位置,子弹会在200-250步(1普步=0.76米)距离上首次落地,它在平地上能够反弹两三次,最终停在400-500步距离上。要是子弹射击轨迹为弧线,它就有可能依靠普通装药打到1000步以外。
实战:
七年战争老兵滕佩尔霍夫将军注意到,
Massenbach, Memoiren zur Geschichte des Preussischen Staats unter den Regierungen Friedrich Wilhelm II. und Friedrich Wilhelm III., Amsterdamm 1809, p. 504
在战斗中开火和在训练场上开火完全不一样,尽管我们是在训练场上进行作战教学的。推进中的步兵时常在距离敌军800步时射击,至少也会频繁在600步距离上射击。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这样的射击是无益的,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对。枪弹只要能够打到人,不管是平射还是曲射,都能够造成死伤。
德克尔在书中表示
Decker, Die Artillerie für alle Waffen – Erster Theil – Die reine Artillerie, Berlin 1816, p. 267
法国人是精于此道的行家,因此,他们有时候能够打伤我军官兵,而我们甚至都无法发觉子弹从何而来。然而,那些伤员多数只是挫伤,造成的实际损害有限。
滑铁卢战役期间的普鲁士第四军参谋长瓦伦蒂尼在其书中描述
Valentini, Die Lehre vom Krieg, Erster Theil, Der kleine Krieg und die Gefechtslehre, 4. Auflage, Leipzig 1820, p. 77
现有条令第45节禁止步兵在300步以外距离上射击的命令绝不适用于散兵……在革命战争中,当地形不允许我军接近敌军时,法国人在500-600步距离上朝我军射击,打伤了我军官兵,我军在对付敌军时也应当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伤害有限,为何法军会热衷于此呢?
我们不妨读一下格奈泽瑙的报告:
格奈泽瑙在萨尔费尔德战斗中指挥一个连的燧发枪兵,在1807年2月27日向国王的报告中,他指出
Pertz, Das Leben des Feldmarschalls Grafen Neithardt von Gneisenau - Erster Band, Berlin 1864, p. 688
那些不瞄准的曲射子弹很少能够命中,但仅仅凭借庞大数量就能够打伤很多人,让我军相当紧张
众所周知,决定战斗胜负的往往并非死伤多少而是士气高低,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法军做法,以下为普军冯·博尔克(von Borcke)少尉关于耶拿会战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其作用
Borcke, Kriegerleben des Johann von Borcke, Berlin 1888, p. 30
然而(在注意到敌军的炮弹正从头顶上飞过之前),敌军散兵的子弹已从非常远的距离上命中我军,敌军部署在战场上的灌木丛中,遮蔽着我军视野,因此观察不到他们,对一无所知的我军而言,似乎这些子弹自天而降。在这样的火力下,看不到敌军这件事给我军士兵留下了很坏的感觉,因为他们对这种作战方式一无所知,所以失去了对自己枪支的信任,立刻感受到敌军的优势。在本已糟糕的处境下,他们很快丧失了勇气、耐力和团结,始终等不到轮到自己开火的时候,我军很快就处于不利境地。
自然,这种做法也并非法军专利,奥曼(Oman)的半岛战争史中也曾记载英军在1813年12月10日阿尔康格(Arcangues)战斗有效利用曲射驱赶法军炮兵:
Oman, Charles: A History of the Peninsular War, Volume 7, p.242-3
它们(法军火炮)处于距离教堂大约400码(约360米)的低地上。法军刚开炮,就遭到第43步兵团的三组士兵齐射。尽管那一时期的武器远不能在这一距离上做到准确射击,但较高的射击轨迹会让子弹飞得更远。倾泻在法军炮群上的子弹数量极大,炮手开始迅速死伤,最终离开了火炮……未加瞄准但有所指挥的齐射被证明极具破坏性……一段时间后,敌军再度尝试让炮群前进,但遭遇弹雨后又被逐出视野范围。
法军迪马(Dumas)中校则在实地观察阿尔康格后得出结论
Dumas, Neuf mois a la suite du Marechal Soult, p.275
英军步枪的射击距离可以估计为超过560米,这样的远距离射击在第一帝国老兵中广为人知,他们也时常加以实践,尽管会经常遭到主官的阻扰(译者注:担心弹药消耗过多 )
理论:
Decker, Die Artillerie für alle Waffen – Erster Theil – Die reine Artillerie, Berlin 1816, p. 267
如果端平步枪或瞄准人体中间位置,子弹会在200-250步(1普步=0.76米)距离上首次落地,它在平地上能够反弹两三次,最终停在400-500步距离上。要是子弹射击轨迹为弧线,它就有可能依靠普通装药打到1000步以外。
实战:
七年战争老兵滕佩尔霍夫将军注意到,
Massenbach, Memoiren zur Geschichte des Preussischen Staats unter den Regierungen Friedrich Wilhelm II. und Friedrich Wilhelm III., Amsterdamm 1809, p. 504
在战斗中开火和在训练场上开火完全不一样,尽管我们是在训练场上进行作战教学的。推进中的步兵时常在距离敌军800步时射击,至少也会频繁在600步距离上射击。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这样的射击是无益的,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对。枪弹只要能够打到人,不管是平射还是曲射,都能够造成死伤。
德克尔在书中表示
Decker, Die Artillerie für alle Waffen – Erster Theil – Die reine Artillerie, Berlin 1816, p. 267
法国人是精于此道的行家,因此,他们有时候能够打伤我军官兵,而我们甚至都无法发觉子弹从何而来。然而,那些伤员多数只是挫伤,造成的实际损害有限。
滑铁卢战役期间的普鲁士第四军参谋长瓦伦蒂尼在其书中描述
Valentini, Die Lehre vom Krieg, Erster Theil, Der kleine Krieg und die Gefechtslehre, 4. Auflage, Leipzig 1820, p. 77
现有条令第45节禁止步兵在300步以外距离上射击的命令绝不适用于散兵……在革命战争中,当地形不允许我军接近敌军时,法国人在500-600步距离上朝我军射击,打伤了我军官兵,我军在对付敌军时也应当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伤害有限,为何法军会热衷于此呢?
我们不妨读一下格奈泽瑙的报告:
格奈泽瑙在萨尔费尔德战斗中指挥一个连的燧发枪兵,在1807年2月27日向国王的报告中,他指出
Pertz, Das Leben des Feldmarschalls Grafen Neithardt von Gneisenau - Erster Band, Berlin 1864, p. 688
那些不瞄准的曲射子弹很少能够命中,但仅仅凭借庞大数量就能够打伤很多人,让我军相当紧张
众所周知,决定战斗胜负的往往并非死伤多少而是士气高低,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法军做法,以下为普军冯·博尔克(von Borcke)少尉关于耶拿会战的记载,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其作用
Borcke, Kriegerleben des Johann von Borcke, Berlin 1888, p. 30
然而(在注意到敌军的炮弹正从头顶上飞过之前),敌军散兵的子弹已从非常远的距离上命中我军,敌军部署在战场上的灌木丛中,遮蔽着我军视野,因此观察不到他们,对一无所知的我军而言,似乎这些子弹自天而降。在这样的火力下,看不到敌军这件事给我军士兵留下了很坏的感觉,因为他们对这种作战方式一无所知,所以失去了对自己枪支的信任,立刻感受到敌军的优势。在本已糟糕的处境下,他们很快丧失了勇气、耐力和团结,始终等不到轮到自己开火的时候,我军很快就处于不利境地。
自然,这种做法也并非法军专利,奥曼(Oman)的半岛战争史中也曾记载英军在1813年12月10日阿尔康格(Arcangues)战斗有效利用曲射驱赶法军炮兵:
Oman, Charles: A History of the Peninsular War, Volume 7, p.242-3
它们(法军火炮)处于距离教堂大约400码(约360米)的低地上。法军刚开炮,就遭到第43步兵团的三组士兵齐射。尽管那一时期的武器远不能在这一距离上做到准确射击,但较高的射击轨迹会让子弹飞得更远。倾泻在法军炮群上的子弹数量极大,炮手开始迅速死伤,最终离开了火炮……未加瞄准但有所指挥的齐射被证明极具破坏性……一段时间后,敌军再度尝试让炮群前进,但遭遇弹雨后又被逐出视野范围。
法军迪马(Dumas)中校则在实地观察阿尔康格后得出结论
Dumas, Neuf mois a la suite du Marechal Soult, p.275
英军步枪的射击距离可以估计为超过560米,这样的远距离射击在第一帝国老兵中广为人知,他们也时常加以实践,尽管会经常遭到主官的阻扰(译者注:担心弹药消耗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