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备战
2019年9月15日上午6点整。
吴冠杰站在瞭望台上,已经站了整整半个小时。南城缺粮,这根本不是秘密。现在整个城市,只有自己手里有粮,这也不是秘密。从这几天南城的斥候出动频率来看,要抢粮,也就是今天了。天下大乱之前,绝大多数国人没想到会陷入今天这样的惨境。一个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竟然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吃人,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大乱之后人们才明白,今时不同往日了。14亿总人口,是这个国家的动乱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基数。而所有的产粮区都是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区。东北平原、两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中下游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每个平原都聚集着上亿人口。大乱一起,流民如梳,反复的在这些产粮区劫掠。农林牧渔,所有的粮食生产都要求至少3个月的生产周期,三天两头横扫的流民,根本不可能给这些平原地带的农民留下和平稳定的生产空间。于是大乱开始后只有半年,这个国家就陷入了惨烈的粮荒境地。各地虽然都陆续出现了地方势力,阻击流民,政府军也拼命维持了一些地盘,但是大片的农田区根本无法维持。最终还能耕种的,只不过是各处政府军营地周围的五公里左右的零星田地。要维持14亿人的食物供应,在没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之下,根本就不可能,人相食就成了必然。吴冠杰自己估计,按羊城目前的农业生产能力,只能供50万人勉强果腹,但现在北城营地就有差不多一百万人口,东城营地有30万人,南城营地人最少,也有接近10万人。说实话,吴冠杰一直不去尝试消灭东城和南城的势力,原因只有一个:这么多人,他养不起。现在北城粮仓的储备,都是克扣此前联合国的援助。现在援助停了,粮仓只出不进,存量直线减少,吴冠杰也想不出任何办法。
马远志一直陪着吴冠杰站着,同样一声不出。参谋长马远志这三个月做梦都在想着粮不够了。本来按他的想法,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容易:把没用的人赶出营地就行了。营地本来就应该只接收壮丁,还可以考虑接收一些壮妇,平时做做后勤的杂活,还能兼任营妓,其它的老弱妇孺,早就应该赶出营地,让他们自生自灭。但是吴冠杰黑着脸就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坚决不许他再提。大乱之前,吴冠杰和马远志都属于不得志的那一类野战军人,也算是老相识了。吴冠杰是38岁的副营长,马远志是40岁的师部正营级参谋,两个人都是真懂打仗的人,科班出身,满腹韬略,可惜在唯财是举的军队系统,根本得不到提拔的机会。一个中校要200万,上校要500万,大校要1000万,这俩根本就不敢指望。要不是军队实在需要留下几个能打仗懂指挥的军官应付演习,这俩早就应该专业。火烧羊城的当天,吴冠杰第一时间就集结全营,直接毙掉了唧唧歪歪的叫喊着没有中央军委下令不能调兵的营政委,把营长给捆了关在办公室里,然后立刻挥兵占领了云山军库,算是占领了最丰富的资源。只要一乱起来,就不可收拾了,那个政权的管束力早就弱化得只剩下自吹自擂了。这世上的明白人多的是,吴冠杰也早就看明白了,或许在他心里面,等这个机会也等了很久了。之后马远志带了大半个师参谋部的俊杰过来投奔,被任命为参谋长。两个人携手收拢百姓,重建秩序,阻击流民,这两年来患难与共,友谊深厚得很。但是在面临缺粮的当口,两个人的分歧大得已经无法掩饰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马远志咬着牙说。吴冠杰转头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先把眼前这一波应付过去再说吧。备战。”马远志没有再说话,立正行了个礼,转身就下了瞭望台。一道道命令立刻被传达下去,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被正规军精心经营了两年的营地,能被南城一帮乌合之众攻克?笑话!
南北城的异动,当然瞒不过东城的徐冰若。毒夫人这个时候刚刚发布完最后一道命令,然后走上营墙,往南北两个方向都看了看。然后回头向着朝阳,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霞印在她脸上,显得美艳不可方物。
战争,终于还是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