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中国历史吧——蒙古征服大理战争
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不同,尽管大理国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很尖锐,但它的迅速灭亡却还主要不是由于自身毁灭因素的滋长,而是外来因素。大理国灭亡之后,蒙元政府没有对段氏彻底斩草除根,反以大理总管之职授以段氏而直至元亡,这又是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的结局大相径庭。
公元13世纪中叶,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国经过不断西征南攻,把战场直接推到了南宋沿边乃至腹地。由于在忽必烈即位以前蒙古帝国的灭宋战略主要是想打通川东,然后沿江东下,故不惜在四川战场调集精兵强将,实行重点突破。在连续数番进攻均不能达到目的之后,蒙统治者决定采取史无前例的迂回战略,先从四川西部的吐蕃地区以达大理,再从大理对南宋腹地发动进攻,以置南宋于死地,是即所谓“斡腹之谋”①。
自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开始,南宋四川制置司不断得到蒙古打算由川西吐蕃地区远征大理的情报。(2)这样,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国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宋蒙战争之中。
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不同,尽管大理国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很尖锐,但它的迅速灭亡却还主要不是由于自身毁灭因素的滋长,而是外来因素。大理国灭亡之后,蒙元政府没有对段氏彻底斩草除根,反以大理总管之职授以段氏而直至元亡,这又是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朝的结局大相径庭。
公元13世纪中叶,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国经过不断西征南攻,把战场直接推到了南宋沿边乃至腹地。由于在忽必烈即位以前蒙古帝国的灭宋战略主要是想打通川东,然后沿江东下,故不惜在四川战场调集精兵强将,实行重点突破。在连续数番进攻均不能达到目的之后,蒙统治者决定采取史无前例的迂回战略,先从四川西部的吐蕃地区以达大理,再从大理对南宋腹地发动进攻,以置南宋于死地,是即所谓“斡腹之谋”①。
自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开始,南宋四川制置司不断得到蒙古打算由川西吐蕃地区远征大理的情报。(2)这样,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国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宋蒙战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