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05,208贴子:1,432,382

回复:【集思广益】唐刺史考全编补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孙偓墓志》,孙偓在乾符五年(878年)中状元后和中和元年(881年)崔安潜受任为京城四面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期间担任过集州刺史,乾宁五年(898年)八月到天祐三年(906年)秋期间担任归州刺史。


IP属地:浙江200楼2021-04-11 09:50
回复
    卢正己受任河南尹、东都留守的时间可能不是762年,而是763年。
    主要判断根据是草诏人贾至在中书舍人任上的时间是762—763年间,所以虽然郁贤皓认为是762年,但763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且762年九月卢正己任刑部侍郎,年末又改任太府卿,如果年末以后再在年尾以前改任工部尚书、河南尹、东都留守(诏书为证,三个职务是同时接受的)是不是太频繁了?总之严耕望认为是763年才当的。


    IP属地:浙江201楼2021-04-18 16:46
    收起回复
      760年刘展受任淮南节度使,虽然不是肃宗真心的。郁贤皓表无。


      IP属地:浙江202楼2021-04-18 16:48
      回复
        《旧五代史·赵克裕传》:及太祖为元帅,以克裕为元帅府左都押衙,复统六军。兖州平,命权知泰宁军留后。数月,暴疾而卒。
        朱全忠为元帅在903年,刘鄩以兖州投降是903年十一月。兖州泰宁军节度使葛从周905年二月因病致仕,四月刘仁遇接任。
        所以903年末葛从周不一定有体力继续履职,903年末到904年初赵克裕代理是有可能的。如果是葛从周致仕后再代理两个月,距离“兖州平”就有些遥远了。


        IP属地:浙江203楼2021-05-07 07:42
        回复
          《唐太祖纪年录》:四月,泽州李罕之上言:怀孟降人报汴将庞师古于今月八日攻陷徐州,时溥举族皆没。温既下徐,方诈请朝廷命师,昭宗乃以兵部尚书孙储为徐师。既而温以他词斥击,自以其将镇之。
          可补893年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孙储。


          IP属地:浙江204楼2021-05-25 23:36
          回复
            夏侯孜在为其母赵郡太夫人李氏所作《唐故尚书库部郎中赠工部尚书谯郡夏侯府君夫人赵郡太夫人李氏归祔志》提到自己会昌年间任滁州刺史。
            会昌元年至二年正月刺史为李𣸣,四年至六年宣宗继位期间刺史为孙景商。夏侯孜的任期应该在其间。


            IP属地:浙江205楼2021-09-11 11:25
            回复
              郑诠在唐朝官至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太守、封许昌县伯。娶南梁武陵王萧纪的女儿萧氏。郑诠之子郑元叡,官至秘书郎、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县令。郑元叡娶赵郡李氏,生郑弘劼(614年—661年)官至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司户参军。
              郁书益州刺史条无郑诠。


              IP属地:浙江206楼2021-10-05 20:25
              回复
                先是王郜告急于河东,李克用遣李嗣昭将步骑三万下太行,攻怀州,拔之,进攻河阳。河阳留后侯言不意其至,狼狈失据,嗣昭坏其羊马城。会佑国军将阎宝引兵救之,力战于壕外,河东兵乃退。宝,郓州人也。——资治通鉴卷262,900年十月
                899-901年间河阳节度使为丁会,900年侯言是留后,也许丁会出差了?


                IP属地:浙江207楼2021-11-20 20:59
                回复
                  根据岑仲勉《从王涣墓志解决了晚唐史一两个问题》引《王涣墓志》及《旧五代史·李茂贞传》,可证徐彦若受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李茂贞没有被罢免凤翔节度使,也就是两唐书、《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所载徐彦若代李茂贞任凤翔节度使的事并不存在,也就是徐彦若连名义上的凤翔节度使都没当过,把李嗣周的事给混了。


                  IP属地:浙江208楼2021-12-04 22:35
                  回复
                    《旧五代史》:张存敬,……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可补896年武宁军节度使张存敬,任期应在同年张廷范卸任之后,次年庞师古上任之前。


                    IP属地:浙江209楼2022-02-15 19:47
                    回复
                      高骈因署尧卿知泗州院,兼判国监。寻奏为刺史,制命未行,会军变,复归广陵。——罗隐《广陵妖乱志》
                      只是不知道这个“军变”是哪件事。因为下文又有“伪朝”,应该不是毕师铎事件。高骈的任期是879-887年间,而这段时间其他可考的刺史为884年刘让,中和年间郑庾(郑廉),光启年间于涛。


                      IP属地:浙江210楼2022-02-21 16:08
                      收起回复
                        张存敬901年灭王珂,任护国军留后,再任的宋州刺史,同年去世。怎么可能900年已经任宋州刺史?


                        IP属地:浙江211楼2022-02-21 21:31
                        回复
                          「唐故郢州刺史李公(珪)墓誌銘」 大中十年(856)四月二十五日
                          可见李珪曾在不迟于856年任郢州刺史。此人是宰相郑(业)肃的女婿。


                          IP属地:浙江212楼2023-06-03 23:23
                          回复
                            朝散郎前行弘文馆校书郎云骑尉萧杰为外甥撰《唐故乡贡进士韦府君(翼商)墓志铭》:烈考彭寿,皇朝左司员外郎、明州刺史。
                            刺史考这段时间的明州韦刺史只有841年在任的韦埙,很明显和韦彭寿不是一个人,萧杰甘露之变就死了。


                            IP属地:浙江213楼2023-06-04 22:04
                            回复
                              郑仁规为岳父崔权撰《唐故朝散大夫少府少监柱国崔府君墓铭并序》:潮州为刺史,潮岭之外,其人虽天氓,难以法授,当以恩畜之。
                              如我没理解错,崔权曾任潮州刺史。默认和亲家郑洎同时代人?


                              IP属地:浙江214楼2023-06-18 06: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