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姓的来源相对不复杂,主要是姜姓之后、姬姓之后,姜姓就是许国诸侯的后代,姬姓就是洗耳朵的许由之后,剩下的就是来自于兄弟民族的。
许氏的发源地大家都猜得到,是河南许昌。战国的时候,许国因为地域狭小,就一直受到郑国、楚国的逼迫,不得不往河南、安徽一带迁移。许国被楚国灭掉后,许国的后人就迁到了湖北、湖南。当时战事频仍,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四处躲藏,只要哪里不打仗,就往哪里躲,哪里可以跑,就往哪里去,还有一些许姓人一直向北迁移。
到了秦汉之际,许姓已经遍布现在的河南、河北,后来也有一些去了福建等南方地区。到了明代,许姓人氏中最早迁到台湾的有两个,分别叫许冲怀、许申,直到现在台湾姓许的也很多。迁往广东、广西、福建的很多许姓人本是中原的汉族,他们跑到深山里定居后,就慢慢地和当地民族融合了,现在就变成了侗族、壮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说起来,许姓往深山里跑,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战乱,第二个则是受许由的影响———许由是隐居在深山里不出来的圣人,他是许氏家族的骄傲嘛!
许姓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没有《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汉语言文字怎么研究啊?古文都没法读。可见许慎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再例如三国时还有一位大名人许邵,特别擅长给人下评语,他和他的党兄许靖一起办了一个讲坛,常在每月初一发表评价,用一两句话把一个人概括出来,这在当时叫“月旦评”。其中,他对曹操的概括最为精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连曹操自己都觉得说得挺好,入木三分。许劭也算得上是许家的一个大才子。
还有一句我们经常吟诵的诗———“山雨欲来风满楼”,谁都会吟,但这句诗的作者很多人不知道———唐代诗人许浑。
许姓留给我们最有教育意义的一个典故,我要单独举出来———许允的故事。
许允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风流倜傥,非常有名。据《魏氏春秋》记载,他娶了个太太,姓阮,非常贤德,但是长得很难看。难看到什么地步呢?“允始见愕然。”许允第一次见的时候,吓了个半死:我天,怎么长成这样?“交礼毕,无复入意。”拜完堂以后,新郎官不入洞房,在门外头待着。这个阮氏夫人对嫁的这个夫君当然比较满意了,这夫君怕见她,得解决问题啊,于是她就派贴身丫鬟去看看为什么夫君不进来。丫鬟去一看,很快就回来了,她告诉夫人说:“有客人来了。”
许氏的发源地大家都猜得到,是河南许昌。战国的时候,许国因为地域狭小,就一直受到郑国、楚国的逼迫,不得不往河南、安徽一带迁移。许国被楚国灭掉后,许国的后人就迁到了湖北、湖南。当时战事频仍,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四处躲藏,只要哪里不打仗,就往哪里躲,哪里可以跑,就往哪里去,还有一些许姓人一直向北迁移。
到了秦汉之际,许姓已经遍布现在的河南、河北,后来也有一些去了福建等南方地区。到了明代,许姓人氏中最早迁到台湾的有两个,分别叫许冲怀、许申,直到现在台湾姓许的也很多。迁往广东、广西、福建的很多许姓人本是中原的汉族,他们跑到深山里定居后,就慢慢地和当地民族融合了,现在就变成了侗族、壮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说起来,许姓往深山里跑,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战乱,第二个则是受许由的影响———许由是隐居在深山里不出来的圣人,他是许氏家族的骄傲嘛!
许姓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例如《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没有《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汉语言文字怎么研究啊?古文都没法读。可见许慎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再例如三国时还有一位大名人许邵,特别擅长给人下评语,他和他的党兄许靖一起办了一个讲坛,常在每月初一发表评价,用一两句话把一个人概括出来,这在当时叫“月旦评”。其中,他对曹操的概括最为精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连曹操自己都觉得说得挺好,入木三分。许劭也算得上是许家的一个大才子。
还有一句我们经常吟诵的诗———“山雨欲来风满楼”,谁都会吟,但这句诗的作者很多人不知道———唐代诗人许浑。
许姓留给我们最有教育意义的一个典故,我要单独举出来———许允的故事。
许允是三国时期魏国人。他风流倜傥,非常有名。据《魏氏春秋》记载,他娶了个太太,姓阮,非常贤德,但是长得很难看。难看到什么地步呢?“允始见愕然。”许允第一次见的时候,吓了个半死:我天,怎么长成这样?“交礼毕,无复入意。”拜完堂以后,新郎官不入洞房,在门外头待着。这个阮氏夫人对嫁的这个夫君当然比较满意了,这夫君怕见她,得解决问题啊,于是她就派贴身丫鬟去看看为什么夫君不进来。丫鬟去一看,很快就回来了,她告诉夫人说:“有客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