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 本报记者 史开云 信息来源:毕节日报
摸索中前进
“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成立后,随即于2013年12月1日在大山乡光华村召开了第一次会议。27个村的村支书齐聚光华,达成了禁止以任何方式在格里河流域捕捞鱼虾和一切水生动物的共识,特别要打击使用农药或电击等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捕捞行为。
此次会议一致推选罗光贤为协会的法人代表、会长,并起草了协会的章程,进行了注册。会议明确了部分河段的管护人员,并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在流域所涉的路口、河段立了27块牌子,让村民知晓。
除了开始管护格里河野生鱼类,会议还决定在格里河两岸10公里范围内进行封山育林,保护两岸植被,恢复生态,并发动村民,加强经果林、经济林的种植力度。
2014年3月1日,协会在三元乡青竹村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此次会议进一步细化了管理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会议决定,协会要逐步走上经济化、市场化道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融入,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要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实现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2014年5月7日,协会在星宿乡梯子村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大方县副县长黄海鸣以及星宿、三元、大山三个乡的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和派出所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通过了协会的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协会宗旨:让格里河流域的生态不再受到认为破坏。明确了协会目标:集生态建设、观光旅游、经济建设为一体,带动格里河流域全面发展。
今年4月20日,协会在瓢井镇新街村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大方县环保局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作了指导性、建设性的讲话。此次会议发放了协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村规民约、倡议书和格里河流域生态野生鱼类保护征求意见建议表,对警示牌的制作材料、警示内容和制作标准进行了统一,同时要求各地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会上,每个会员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以督促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职责。
会议决定在光华村建立长期办公室并挂牌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各类档案资料,专人负责。
“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经过1年多的努力,格里河两岸植被和野生鱼的保护已初见成效。此次会议决定请大方县环保局对格里河流域一带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尽快立项,早日建成;请大方县生态办和林业局水保办出台格里河流域两岸林业水土流失保护相关办法,加强对两岸林地、水土的保护。
会议决定,继续杜绝非法捕捞河内的野生鱼类和狩猎两岸动物,利用3至5年时间让河里鱼类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前的状态,利用10至20年时间让两岸植被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前的水平。
今年5月15日,协会在大山乡召开了第五次会议,大方县环保局负责人、格里河流域的8个乡镇党委或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27个村支书或主任,协会会员以及部分村民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介绍了格里河流域管护、治理以来的成果;重新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进行交流发言,对格里河流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开展了“格里河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行活动”,组织与会人员及当地部分村民代表对格里河畔、河滩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对周边村民进行宣传,力求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同时以协会的名义向沿河村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加入到格里河生态流域保护之中。
此次会议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加大格里河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实现经济效益;继续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共同携手打造格里河流域经济带。
奋斗中成功
因为海拔在1000米上下,格里河流域很适合种植果树。
“协会成立以前,这里本来就是万亩李子基地。”会员汤栩说。
现在,格里河流域的柏香、杨柳、漆树、核桃、李子、柚子等经济林和经果林如雨后春笋,一片一片地冒了出来。协会成立后,格里河两岸的经果林、经济林共栽种了12000多亩。格里河两岸的森林覆盖率曾经一度被破坏到40%以下,在村民们近几年的努力下,再加上封山育林,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接近51%。
两岸变绿了,河水变清了,原先外出谋生的村民们也纷纷回到老家,搞起了果蔬种植和鱼塘养鱼。据罗光贤介绍,光是光华村凤山组、山脚组,目前的流水养鱼面积就达到4万多平方米。
“鱼塘的水和河里的水是连着的,一旦有人放农药,整个鱼塘的鱼都会死光,以前云南省有人来我们这里投资养鱼,就是因为着这种‘晃手’——当时有人在河里放农药毒鱼,他们就撤走了。”光华村的村民李元才说,“大家都看到了格里河生态保护的效益,不再担心河里有人放农药毒鱼,现在养鱼的人越来越多了。”
李元才的鱼塘和汤在成的鱼塘挨在一起,两人的鱼塘加起来有30多亩,用的都是格里河的水。
自从封山后,格里河两岸的珍稀植物黄豆杉、名贵植物金旦子、紫薇花、鸡血榔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协会看护河道以来,河里的细鳞鱼、鲤鱼、石巴子鱼、钢鳅鱼等鱼类,以及牛蛙、螃蟹、虾类也得到了繁衍生息。
“现在沿着格里河边走走,你会看到鱼虾成群,石头上的青苔都被鱼啃完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正在慢慢恢复。”汤在成说。
目前,来自大方八堡的商人周林准备在格里河流域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猕猴桃基地,“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已与其签订225亩土地流转合同,其中水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流转,旱地则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流转出来后,农户还可以到自己的地里打工,以及分红等,提高综合收入。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
□ 本报记者 史开云 信息来源:毕节日报
摸索中前进
“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成立后,随即于2013年12月1日在大山乡光华村召开了第一次会议。27个村的村支书齐聚光华,达成了禁止以任何方式在格里河流域捕捞鱼虾和一切水生动物的共识,特别要打击使用农药或电击等具有掠夺性和破坏性的捕捞行为。
此次会议一致推选罗光贤为协会的法人代表、会长,并起草了协会的章程,进行了注册。会议明确了部分河段的管护人员,并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在流域所涉的路口、河段立了27块牌子,让村民知晓。
除了开始管护格里河野生鱼类,会议还决定在格里河两岸10公里范围内进行封山育林,保护两岸植被,恢复生态,并发动村民,加强经果林、经济林的种植力度。
2014年3月1日,协会在三元乡青竹村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此次会议进一步细化了管理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会议决定,协会要逐步走上经济化、市场化道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融入,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要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实现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2014年5月7日,协会在星宿乡梯子村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大方县副县长黄海鸣以及星宿、三元、大山三个乡的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和派出所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通过了协会的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协会宗旨:让格里河流域的生态不再受到认为破坏。明确了协会目标:集生态建设、观光旅游、经济建设为一体,带动格里河流域全面发展。
今年4月20日,协会在瓢井镇新街村召开了第四次会议。大方县环保局负责人参加会议并作了指导性、建设性的讲话。此次会议发放了协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村规民约、倡议书和格里河流域生态野生鱼类保护征求意见建议表,对警示牌的制作材料、警示内容和制作标准进行了统一,同时要求各地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会上,每个会员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以督促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职责。
会议决定在光华村建立长期办公室并挂牌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各类档案资料,专人负责。
“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经过1年多的努力,格里河两岸植被和野生鱼的保护已初见成效。此次会议决定请大方县环保局对格里河流域一带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尽快立项,早日建成;请大方县生态办和林业局水保办出台格里河流域两岸林业水土流失保护相关办法,加强对两岸林地、水土的保护。
会议决定,继续杜绝非法捕捞河内的野生鱼类和狩猎两岸动物,利用3至5年时间让河里鱼类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前的状态,利用10至20年时间让两岸植被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前的水平。
今年5月15日,协会在大山乡召开了第五次会议,大方县环保局负责人、格里河流域的8个乡镇党委或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27个村支书或主任,协会会员以及部分村民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介绍了格里河流域管护、治理以来的成果;重新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进行交流发言,对格里河流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开展了“格里河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行活动”,组织与会人员及当地部分村民代表对格里河畔、河滩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对周边村民进行宣传,力求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同时以协会的名义向沿河村民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加入到格里河生态流域保护之中。
此次会议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加大格里河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实现经济效益;继续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共同携手打造格里河流域经济带。
奋斗中成功
因为海拔在1000米上下,格里河流域很适合种植果树。
“协会成立以前,这里本来就是万亩李子基地。”会员汤栩说。
现在,格里河流域的柏香、杨柳、漆树、核桃、李子、柚子等经济林和经果林如雨后春笋,一片一片地冒了出来。协会成立后,格里河两岸的经果林、经济林共栽种了12000多亩。格里河两岸的森林覆盖率曾经一度被破坏到40%以下,在村民们近几年的努力下,再加上封山育林,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接近51%。
两岸变绿了,河水变清了,原先外出谋生的村民们也纷纷回到老家,搞起了果蔬种植和鱼塘养鱼。据罗光贤介绍,光是光华村凤山组、山脚组,目前的流水养鱼面积就达到4万多平方米。
“鱼塘的水和河里的水是连着的,一旦有人放农药,整个鱼塘的鱼都会死光,以前云南省有人来我们这里投资养鱼,就是因为着这种‘晃手’——当时有人在河里放农药毒鱼,他们就撤走了。”光华村的村民李元才说,“大家都看到了格里河生态保护的效益,不再担心河里有人放农药毒鱼,现在养鱼的人越来越多了。”
李元才的鱼塘和汤在成的鱼塘挨在一起,两人的鱼塘加起来有30多亩,用的都是格里河的水。
自从封山后,格里河两岸的珍稀植物黄豆杉、名贵植物金旦子、紫薇花、鸡血榔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协会看护河道以来,河里的细鳞鱼、鲤鱼、石巴子鱼、钢鳅鱼等鱼类,以及牛蛙、螃蟹、虾类也得到了繁衍生息。
“现在沿着格里河边走走,你会看到鱼虾成群,石头上的青苔都被鱼啃完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正在慢慢恢复。”汤在成说。
目前,来自大方八堡的商人周林准备在格里河流域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猕猴桃基地,“格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已与其签订225亩土地流转合同,其中水田以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流转,旱地则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流转出来后,农户还可以到自己的地里打工,以及分红等,提高综合收入。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