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高山顶吧 关注:202贴子:6,086
  • 2回复贴,共1

感应道交的形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7-21 14:28回复
    前面提到的阿赖耶缘起观,主要是针对自身的因缘,你应该怎么样来调伏自己的罪业、怎么样调伏自己的这个思想,完全从自身的因缘。那么现在来谈谈我们跟众生的相互关系,我们的阿赖耶识跟他人的阿赖耶识,它们之间相互的感应关系,是怎么回事?
    这个地方佛陀讲一个譬喻:“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假设某甲,很专心很相续的去忆念某乙的优点,比方说他忆念某乙这个人,是很善良体贴、喜欢帮助别人的人,那么另外一个人呢?“一人专忘”,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忆念的是其他人其他事。就是说两人做的不是相互的忆念。那么这两个人第六意识有不同的忆念,他们来生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两个人有两种情况:有可能会相逢,当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说这两个人来生都投生在洛杉矶,但是他们就没有因缘相见,他可能一个在洛衫矶住在arcadia,另外一个住在pasadena。他们这辈子两个活动当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见,它没有一种感应的力量,它没有一种力量让他们两个能够接触,叫做“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个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样,他们两个生命不能产生交集。
    “或见非见”:就即便两人在超市相见了,某甲某乙两个人,你看他没感觉,他看你也没感觉,两个人就当面错过。就是说这两个阿赖耶识碰撞的时候,它不会产生互相吸引,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因地的时候没有互相忆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7-21 14:29
    回复
      反过来再看另外一种因缘,“二人相忆,二忆念深”:某甲很专心的忆念某乙,某乙也同样忆念某甲,“二忆念深”是他们经常性的相互忆念。那么这两个人,未来的阿赖耶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他们两个生生世世的生命会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长在一个城市,就很容易让他们有一种力量,让他们见面乃至于变成眷属,因为他们因地有互相的忆念。这是阿赖耶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忆念,就创造来生的相遇。
      那么这个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说什么呢?他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众生跟众生的忆念,是这个道理,佛陀跟众生的互相吸引,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两个都是心嘛。佛陀的心是大般涅盘,跟阿罗汉的涅盘不一样,他的涅盘是真空妙有、转识成智的,是不再颠倒执着、不毁灭心识的活动,所以他在大般涅盘中,他悯念所有的众生,他用平等心,就像母亲忆念所有的儿子。佛陀因地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对不对?他发这个愿,他成佛以后实践他的愿望,把他的心平均分给每一个人,没有哪一个人多,也没有哪一个人少。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加持呢?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作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来悯念一切众生,但是作为众生呢,假设这个众生他离家出走,根本就把佛陀的功德给忘掉了,那么这个人就很难跟佛陀感应了,因为他的心是忆念凡夫的世界,他没有忆念过佛陀;那么反过来假设这个人是一个学佛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他忆念佛陀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佛陀忆念众生一样,那么他生生世世跟佛陀就很容易产生感应和吸引。
      问大家一个问题:释迦牟尼的佛像,他到底有没有加持力?
      有没有?你说有?喔,答案是:很难讲!你看有些人和外道他走过去,完全不把佛陀当一回事,佛陀对他就毫无加持力可言,佛陀的功德力就不可能跟他接触了,因为你不忆念他嘛!诸位,加持力不是单方面的,不能强迫的。因为佛弟子他经过佛像的时候,他会合掌,欸,这是一种感应了,那这佛像对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双方面的。
      作为佛陀,他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个众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是跟佛陀感应,你要透过一种至诚恳切的忆念,才能感应道交。也就是说佛陀跟你的因缘有多深,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是自己决定的,因为佛陀这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他的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释放出来,而我们自己的准备,就决定佛陀会给你多少。所以感应道交的形成是两种力量: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7-21 14: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