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买了《我们从未不认识》,实在太怀念它带给我的感觉。
看了不下两三遍的书,现在重拾仍有新的感动与领悟。
以前看的时候更多的是品尝它的语句,现在更倾向于读背后隐藏的人生百态。《拾荒》里的老爹,在老伴离开后变态的思念她,怀念过去的生活,到后来神志不清,被儿子们送去赡养院。儿子们整理房间时才发现父亲床底下的,被珍藏的“垃圾”。
”
“我翻着相簿,发现找不到一张父亲的照片,原来他始终是那个照相的人,他默默在我们的身边捡拾各种日子的碎片,捡着捡着,眼里只有我们和妈,他把自己彻底丢掉了。
丢掉了。我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
“我手忙脚乱,我不知道爸平日跟哪些人往来,不知道他这几年为什么事烦忧,为什么事开心,我完全不知道他的生活。”
或许,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孝心也好,善良也好,友情也好,都要等事情变得很糟之后才会觉得为时已晚,想挽回。
看完想到了我的家人,以后更多的应该是陪伴与关心、交流,而不是买一大堆东西回去冷冷的说吃好点儿穿暖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