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写这种东西,毕竟每个人的感受差别很大,极容易产生误会和一些不愉快的情况,所以我说仅是我个人和针对我自己开过的车的自身感受,不代表其它任何情况,仅供参考。
我买的是艾7 1.5T至尊,原价提车,目前已经开了3600公里,期间高速,国道,盘山公路,烂路,好路均跑过,一直按正常方式驾驶,也未刻意注意是否是走合期而降低车速。个人感觉是在静音、底盘稳定、韧性及整体感上确实进步非常大。远远超过以前我的那款A3。动力方面不用说了,虽然账面参数与其它1.5T的比似乎并不出色,不过开起来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在高速120时急加油也有较强的加速能力,爬坡能力也比较强,变速箱配合也感觉合理,动力输出平稳。最让我感到满意的是这台发动机调校得极象自然吸所了表现,低扭足够,涡轮介入几乎无感觉,油门反应也算比较灵敏。
对于缺点方面,因为我针对的是同价位的车来比较,至今我没有什么感到不满意,甚至没发现有过异响。当然非要说点就是我对没有自动头灯和感应雨刷的配置比较不爽。
我这么说,很多人就可能会认为这艾7难道是天下无敌了?为什么销量这么差。其实我更多的认为销量这东西在目前的环境跟品牌和市场定位有关。虽然从各大汽车网站,甚至很多新车评网的长测中对艾7都是赞不绝口,YYP说过在10万家轿里面艾7是首推车型。但是销量这东西却很明显地低。不防从奇瑞品牌发展来看,就可能有点儿明白了。
奇瑞是靠QQ发达的,QQ作为微车,主要是价格便宜。在这种消费环境是大多数车主是只注意是个耐用的车,而不会讲究行车品质的。所以很成功,以至于后来成了奇瑞的代名词,很多人都认为奇瑞车就是QQ车。而QQ培养起的用户在后来很大一批换了A5、A3等车型,但真到了那个价位,就会有很多人注重行车品质,恰恰A3是奇瑞的一个试验车型,第一次在这个价位用上了ESP,第一次用上了独立悬挂,第一次用上了很多高大上的功能配置。前期超高的销量,换来的却是整个品牌的失败。因为用上高成本的配置,成本必须很高,为了稳住销量,只有降低工艺水准和配件品质(大家可以从新款A3和老款A3的对比中发现),我的是老款A3,异响控制和故障率都不算厉害,新款的我也看过,做工、配件质量确有下降。这些问题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整个品牌变成了负溢价。所以提到艾7是奇瑞的产品,可能大多数人第一想法就是毛病多,不可靠。
事实上,奇瑞也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出现艾瑞泽标准,也才会带来YYP口中的第一款卖工艺而不是卖配置的产品。艾7的配置似乎还没有A3高,价格却比A3高。我仔细对比过我的A3,不管从钣金工艺,内饰组装(艾7的内饰材料还没老款A3用得高级),底盘的调校等各方面,感觉到是非常细心的,远远胜过A3。但是行车品质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体验出来的,特别仅仅在城里低速试驾几公里的情况下。并且很多新车还无法正确分辨哪种感受是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的。而艾7这个定价,在上面有合资车的同档次车的乞丐版,在下面有国产车的类似车型竞争。合资车有品牌效应,下面的国产车有高配置的吸引。对于追求品质的,很多不会相信奇瑞能做出合资车品质,所以自然宁愿选择合资低配。而对于追求便宜的,肯定希望配置越多越好。这种情况下,艾7的销量显然不容乐观。
从奇瑞这次15款调整,以及我对新款与旧款的比较(这车我从上市就关注了),我惊喜地发现奇瑞不再象A3那种降价降品质图量的作法了。15款降了价,但同进降了一些不常用的配置,而产品工艺、配置品质不但没降,反而有不少地提升。1.6L的新机脚就能看出,奇瑞在不断完善这款车,而不象对A3样只图便宜,卖得动就好。这样做虽然销量很难短期上去,但经过逐渐积累的艾7车主,时间长了,品牌自然会重新竖起。这是条艰难的路,希望奇瑞能坚持下去。
我在一个经常去的奇瑞车主论坛里听过最早的艾7车主反馈,目前大多数都比较满意,不再象以往车型那么多让人心烦的事了。奇瑞在某些程度上已经会造好车了,只不过还在还以往的债!
当然我不是说买10万元级的车就一定非艾7莫属,事实上汽车之间的差异化是越来越小了。不能说品质差别就很大很大。不信试着在同级别之间拿些车来对比,相信都会发现开起来的感觉差异并不是非常大,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不管是奇瑞的还是BYD的。但是,很多细微的差别其实包含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我选择国产,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支持国产、你也不支持国产。那么当所有国产的东西倒下后,合资车的价格就不会象现在这么便宜了。
我买的是艾7 1.5T至尊,原价提车,目前已经开了3600公里,期间高速,国道,盘山公路,烂路,好路均跑过,一直按正常方式驾驶,也未刻意注意是否是走合期而降低车速。个人感觉是在静音、底盘稳定、韧性及整体感上确实进步非常大。远远超过以前我的那款A3。动力方面不用说了,虽然账面参数与其它1.5T的比似乎并不出色,不过开起来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在高速120时急加油也有较强的加速能力,爬坡能力也比较强,变速箱配合也感觉合理,动力输出平稳。最让我感到满意的是这台发动机调校得极象自然吸所了表现,低扭足够,涡轮介入几乎无感觉,油门反应也算比较灵敏。
对于缺点方面,因为我针对的是同价位的车来比较,至今我没有什么感到不满意,甚至没发现有过异响。当然非要说点就是我对没有自动头灯和感应雨刷的配置比较不爽。
我这么说,很多人就可能会认为这艾7难道是天下无敌了?为什么销量这么差。其实我更多的认为销量这东西在目前的环境跟品牌和市场定位有关。虽然从各大汽车网站,甚至很多新车评网的长测中对艾7都是赞不绝口,YYP说过在10万家轿里面艾7是首推车型。但是销量这东西却很明显地低。不防从奇瑞品牌发展来看,就可能有点儿明白了。
奇瑞是靠QQ发达的,QQ作为微车,主要是价格便宜。在这种消费环境是大多数车主是只注意是个耐用的车,而不会讲究行车品质的。所以很成功,以至于后来成了奇瑞的代名词,很多人都认为奇瑞车就是QQ车。而QQ培养起的用户在后来很大一批换了A5、A3等车型,但真到了那个价位,就会有很多人注重行车品质,恰恰A3是奇瑞的一个试验车型,第一次在这个价位用上了ESP,第一次用上了独立悬挂,第一次用上了很多高大上的功能配置。前期超高的销量,换来的却是整个品牌的失败。因为用上高成本的配置,成本必须很高,为了稳住销量,只有降低工艺水准和配件品质(大家可以从新款A3和老款A3的对比中发现),我的是老款A3,异响控制和故障率都不算厉害,新款的我也看过,做工、配件质量确有下降。这些问题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整个品牌变成了负溢价。所以提到艾7是奇瑞的产品,可能大多数人第一想法就是毛病多,不可靠。
事实上,奇瑞也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出现艾瑞泽标准,也才会带来YYP口中的第一款卖工艺而不是卖配置的产品。艾7的配置似乎还没有A3高,价格却比A3高。我仔细对比过我的A3,不管从钣金工艺,内饰组装(艾7的内饰材料还没老款A3用得高级),底盘的调校等各方面,感觉到是非常细心的,远远胜过A3。但是行车品质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体验出来的,特别仅仅在城里低速试驾几公里的情况下。并且很多新车还无法正确分辨哪种感受是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的。而艾7这个定价,在上面有合资车的同档次车的乞丐版,在下面有国产车的类似车型竞争。合资车有品牌效应,下面的国产车有高配置的吸引。对于追求品质的,很多不会相信奇瑞能做出合资车品质,所以自然宁愿选择合资低配。而对于追求便宜的,肯定希望配置越多越好。这种情况下,艾7的销量显然不容乐观。
从奇瑞这次15款调整,以及我对新款与旧款的比较(这车我从上市就关注了),我惊喜地发现奇瑞不再象A3那种降价降品质图量的作法了。15款降了价,但同进降了一些不常用的配置,而产品工艺、配置品质不但没降,反而有不少地提升。1.6L的新机脚就能看出,奇瑞在不断完善这款车,而不象对A3样只图便宜,卖得动就好。这样做虽然销量很难短期上去,但经过逐渐积累的艾7车主,时间长了,品牌自然会重新竖起。这是条艰难的路,希望奇瑞能坚持下去。
我在一个经常去的奇瑞车主论坛里听过最早的艾7车主反馈,目前大多数都比较满意,不再象以往车型那么多让人心烦的事了。奇瑞在某些程度上已经会造好车了,只不过还在还以往的债!
当然我不是说买10万元级的车就一定非艾7莫属,事实上汽车之间的差异化是越来越小了。不能说品质差别就很大很大。不信试着在同级别之间拿些车来对比,相信都会发现开起来的感觉差异并不是非常大,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不管是奇瑞的还是BYD的。但是,很多细微的差别其实包含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我选择国产,是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支持国产、你也不支持国产。那么当所有国产的东西倒下后,合资车的价格就不会象现在这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