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育吧 关注:2,566贴子:41,426
  • 1回复贴,共1

废弃电池对大自然和人的危害(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废弃电池基本是对自然和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处理成本又极其高昂,除了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很成熟外,其他国家的相对还不完善,但是处理成本仍然很高。首先要对电池分类,才好说明它们的污染。 
按工作性质分 

原电池 (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 、锂-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锌-银电池 
蓄电池 (二次电池):铅酸蓄电池、 镉—镍蓄电池、氢—镍蓄电池、锌—银电池、锌卤电池、钠硫电池 
贮备电池 (激活电池): 镁-氯化银电池、镁-氯化铜电池、锌-银电池、铅-二氧化铅的高氯酸电池 
燃料电池 (连续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磷酸盐燃料电池、肼燃料电池 

最早进入市场的实用电池是锌锰干电池,是在1950年代以后才开始进入市场的。当然,我们国家也有我们的国情,电池种类多并不代表产生的作用一样。 
2006年我国电池产量约330亿只,其中出口量达到242亿只,自己消费80亿只。 
废旧电池产生的问题主要在于其中的重金属含量问题,按照问题严重性依次为汞,铅,镉,铬,锰,锌。 

汞:食用被汞污染的水产品,产生甲基汞中毒,关.头晕,四肢末梢麻木,记忆力减退,神经错乱,甚至死亡,还影响孕妇胎儿畸形。 
对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种类和生育而异。汞在一定浓度下使作物减产,在较高浓度下甚至使作物死亡。不同植物对汞吸收能力是:针叶植物〉落叶植物,水稻〉玉米〉高粱〉小麦,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 

铅:食用含铅食物,会影响酶及正常血红素合成,影响神系统,铅在骨骼及肾脏中积累,有潜在的长期影响。 
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但多数集中在根部,茎秆次之,籽实中较少。因此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的禾谷类茎秆不宜作饲料。 

镉:进入骨骼造成骨疼病,骨骼软化萎缩,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最后饮食不进,于疼痛中死亡。 
镉对农业最大的威胁是产生“镉米”、“镉菜”,进入人体后使人得骨痛病。 

铬:人体中含铬过低会产生食欲减退症状。但饮水中超标400倍时,会发生口角糜烂、腹泻、消化紊乱等症状。铬进入人体内,分布于肝、肾中,出现肝炎和肾炎病理。 
铬在土壤中主要有两种价态:Cr6+和Cr3+。两种价态的行为极为不同,前者活性低而毒性高,后者恰恰相反。Cr3+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Cr6+主要存在于水中,但易被Fe2+和有机物等还原。植物吸收铬约95%留在根部。据研究,低浓度的Cr6+能提高植物体内酶活性与葡萄糖含量,高浓度时则阻碍水分和营养向上部输送,并破坏代谢作用。 

锌:本身对人体无害,但是有量的限制。含量过高,会影响铜代谢,造成低铜,锌、铜比值过高,可影响胆固醇代谢,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0%~25%,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 
缺锌时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但过量的锌也会伤害植物根系,使植物根系的生长受到阻碍,此外地上部分有褐色斑点和坏死。 

锰:锰在我国只作为感观性状指标看待,但是含量过多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当然也有一些更重要的协同作用正在研究中,比如镉铬钡,也就是说1+1+1远远大于三者分别的作用之合,各有一点,便会产生很严重的作用。 
这种作用才是最可怕的,因为电池中一般都含有上述重金属的几种,所以进入环境和水体中,危害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这是目前科学家最关心的事情。 



1楼2008-05-26 20:27回复
    谢谢秀水,这是很重要的资讯。之前水‧梦和我虽然都试图收集一部份废电池处理的资讯,不过这方面还一直欠缺资料,你的这份资料正好是毒理学方面的资料,所以相当的不错


    2楼2008-05-26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