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9日漏签0天
中华好诗词吧 关注:44,814贴子:1,038,28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7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华好诗词吧
>0< 加载中...

回复:【西昆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注郑笺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莊子北冥有鱼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完)


  • 莊子北冥有鱼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少时不懂事,误学了西昆体,现在追悔莫及


2025-05-29 23:54:32
广告
  • 莊子北冥有鱼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6755.htm?fr=aladdin&ref=wise&ssid=0&from=1011267c&uid=0&pu=usm@0,sz@1320_1004,ta@iphone_2_4.4_11_2.0&bd_page_type=1&baiduid=27AAB9F6A6799515FD5FED79FD89E040&tj=Xv_1_0_10_title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抄来一段文字:来源:中国文学史
西昆体衰歇的真正原因是其自身的两个致命弱点,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带有这些缺点的诗风虽然也能风行一时,但它所取得的成就肯定难以超越前人的藩篱,所以绝不能承担起在唐诗之外另辟艺术新境的历史任务。尽管西昆体的成就高于白体和晚唐体,但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从白体、晚唐体到西昆体,宋代诗人先后在唐代诗歌中选择白居易、贾岛、和李商隐作为学习的典范。由于宋初诗人在艺术上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还没有树立创建一代诗风与唐诗争雄的信心,所以他们未能取法乎上,以李白、杜甫为典范,而只能先以白居易等中晚唐诗人为学习对象。但是这种摸索过程事实上为后来的诗文革新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所以宋初诗歌仍是宋诗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 婆罗洲
  •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李商隐诗很美阿,这些没有他的好不看就罢了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引几段 来自 《从李商隐到西昆体》 作者 葛兆光 戴燕
唐末五代的文坛局限和西昆体的出场背景 二
“可是怎么变,在当时诗人中并没有特别自觉的意识,于是来自朝廷、官方的一些征兆就特别容易成为诗风的导向。当时那些满腹学问的官僚文人往往在应和酬唱时写些深婉含蓄、语词绮丽、对偶精巧的诗,这些诗在形式上有点儿像李商隐的七言诗,像姚铉的《赏花钓鱼侍宴应制》“上苑烟花迥不同,汉皇何必幸回中。花枝冷溅昭阳雨,钓线斜牵太液风。绮萼惹衣朱栏近,锦鳞随手玉波空。小臣侍宴惊凡目,知是蓬莱第几重”,只不过点缀了些典故丽辞,竟赢得宋太宗的激赏,“赐白金百两。时辈荣之,以比夺锦袍赐花故事”(北宋阮阅《诗话总龟》)。其实,这种诗虽然声律、语词、对仗上都很讲究,但并没有李商隐诗那种深沉的内涵与独特的意脉、色彩与气格,只是外貌相仿而已,可是它一经皇帝赏识、大官提倡,又与诗坛上思变厌熟的思潮结合,便形成了一股诗歌潮流。”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再引几段 来自 《从李商隐到西昆体》 作者 葛兆光 戴燕
唐末五代的文坛局限和西昆体的出场背景 三 ---为了连贯,再把楼主阐述的啰嗦一遍
“  真正使这种诗风大盛的是宋真宗时期的杨亿(974-1020)、刘绮(970-1030)、钱惟演(977-1034)等一批馆阁文人,正如当时人所记载:“咸平、景德中,钱惟演、刘筠首变诗格,而杨文公(亿)与之鼎立,号‘江东三虎’……大率效李义山之所为,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宋诗纪事》卷六引《丹阳集》)当杨亿把这些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编为《西昆酬唱集》问世以后,这种被称为“西昆体”的诗风便弥漫开了”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来自 《从李商隐到西昆体》 作者 葛兆光 戴燕
对西昆体的批评 一
”  他们学李商隐用典故,却没有学会李商隐如何化用典故。他们不是用感情来融化典故,而是凭知识记忆来堆砌典故,不是用典故来暗示感受与体验,而是用典故来替代某些词汇,不是用典故来表现朦胧迷离的心境,而是以甲换乙,以丙代丁,显示学识。所以,他们的典故不过是一些单纯的替代词,最多是一个浓缩了的故事,并不能产生感染人的力量,构成五彩的诗境,反而使诗变得晦涩堆砌。像他们三人以泪为题的三首《泪》诗,就只是把古来有关“悲”的故事集合起来,什么陇水的呜咽、三峡的悲猿、阿娇的长门之怨、荆轲的易水之歌、卞和的抱璞之哭等,好像是一大堆谜语。“


2025-05-29 23:48:32
广告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来自 《从李商隐到西昆体》 作者 葛兆光 戴燕
对西昆体的批评 二
 他们学李商隐用丽辞,但这些瑰丽意象与绮艳色彩与诗的情感表现却没有深刻关联,只是对事物进行夸张性描摹,像他们三人的《夜宴》,便是一长串“芳罍”、“飞舃”、“珠喉”、“流雪”、“齿犀”、“柏麝”、“彩凤”、“斑骓”、“华灯”、“裴玉”、“兰芳”、“银潢”,绚丽是很绚丽,但在这绚丽的外壳下却什么也没有,就像万花筒,看上去眼花缭乱,但一经打开就只是一堆涂了颜色的碎玻璃。他们生活太优越,学问也太渊博,可是作为宫廷文人感情却很贫乏,生活也太单调,所以只是在文采上下功夫,在语词上变花样,杨亿《西昆酬唱集序》里说:“历览遗篇,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正道出他们自己的毛病。仅仅靠在古人佳作中汲取“芳润”,仅仅由于仰慕前人而模拟效仿,当然缺少了自己的深沉体验与真挚感情。于是,他们很快就被诗坛抛开了,以致遭到了严厉得有些苛刻的抨击与嘲讽,“优人”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古今诗话》记载了一则故事:
  优人有装为(李)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为诸馆职挦撦至此。”闻者大噱。
  “诸馆职”指北宋真宗时代在中央政府当文官的一批诗人如杨亿、钱惟演、刘绮等,“挦撦”是撕夺的意思,“噱”即笑。这则故事讽刺宋代那批诗人抄袭模拟李商隐诗风,后来很多人都引用过它,并作为贬斥这批诗人的佐证。)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来自 《从李商隐到西昆体》 作者 葛兆光 戴燕
为李商隐说了些公道话
”  李商隐很不幸,他独特的风格竟后继无人,无论是晚唐苦苦学他的唐彦谦,还是宋代的“西昆”诗人,都不免画虎不成反类犬,遭受“狗尾续貂”的讥评,就连他称为“雏凤清于老凤声”的韩偓(冬郎),也没有学到他的皮毛。但李商隐也很幸运,正因为这些诗人模仿的失败,证明了他的独特意义,因为从诗史的角度来说,一个天才诗人总是不可复制的。至于“西昆体”,公平地说,它是借了李商隐的诗魂在宋初诗坛上卷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浪潮,于诗风变革不无意义,但它的本身却不值得过分恭维。这与李商隐全无关系,因为当一个诗人把他的诗写出来、传开去之后,这些诗及其风格就与他无关了,可后来有不少评论家竟迁怒于始作俑者,就未免有些泼洗澡水连孩子一起泼出去的味道了。“


  • 写轮眼の烤肉
  • the.LEM│小柠
  • 状元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长知识了


  • jxkbfj
  • 贡士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涨姿势了!楼主辛苦!


  • 泠岚呀
  • 举人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楼好棒呦~加油


  • 应许清风年少
  •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


2025-05-29 23:42:32
广告
  • 菁古斋主人
  • 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顶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7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中华好诗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