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服吧 关注:57,671贴子:45,713

【转】我们不是汉人,而是汉人的后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7-09 15:48回复
    我们不是汉人,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请不要用西方的民族观来反对这个说法。汉唐时期的汉人才是真正的汉人,他们懂礼仪、重文化、有骨气、知廉耻、仁忠义信兼备、尚武但不霸道,至少是那个时期汉人的立身标准。当时汉人虽没有平等的思想,但绝没有奴才的思想,身份低微之汉人大多是有骨气之汉人,身份显赫之汉人大多是有廉耻之汉人,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正是当时汉人的精神。汉唐时期汉人身上都会佩剑的,文人也不例外(李白就是),当然贫民百姓可能没条件,但他们有尚武精神。像如今的日本人、韩国人还有尚武精神,但是日本人将唐朝汉人的尚武精神(尚武但不霸道)异化成了大和民族尚武精神(尚武且要霸道),所以说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是变质了的,但总比没有好。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7-09 15:48
    回复
      2025-07-21 08:55:53
      广告
      到了宋朝,赵匡胤将汉人的尚武精神给废了,这是汉人的一大悲哀,如今,汉人给人的印象是文质懦弱的,其实真正的汉人是既重礼仪文化,又是剑术超群的,至少是汉人骨子里是这么想的。虽然说宋朝时汉人也“威武不能屈”,但有时却不得不屈,元朝,汉人第一次被少数民族彻底打败了,汉人成了下等人,这是很可悲的。明朝时,汉人再次执政,明朝绝不是《明史》里写的那样,因为《明史》是满清统治者御用文人所编,为了打消当时汉人的思“明”情绪,维护统治,删减、粉饰了很多对满清统治不利的历史,所以把明朝尤其是明帝写的一文不值,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明朝就算是科技也是世界第一的,而清朝呢?清朝,汉人第二次被少数民族彻底打败,可以这么说,不止是被打败了,甚至可以说是亡族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7-09 15:49
      收起回复
        随着杀戮的结束,汉人没了自己原来的衣冠,衣冠对于汉人来说象征着礼仪廉耻,所以同时汉人失去了礼仪与廉耻。你们要说“礼”还是存在的,可那不是“礼”,那是满清奴化了的“礼教”,里面充满着奴性,汉人的“礼”是对他人的“礼节”,虽然有些“礼”是君臣之间的含有一些不好的尊卑思想,但绝没有奴性的思想,所以汉人丧失了自己的“礼仪”,获得的缺是鲁迅笔下的吃人的“礼教”。汉人是在淫威下放弃了自己的衣冠,而不是自己自愿放弃的,所以同时汉人失去了尊严,失去了骨气。汉人从来都是认为自己是非常优秀的民族,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也是这么认为的,汉人是受他们尊敬的,可从此汉人开始自卑了,开始被其它民族蔑视,尤其是日本大和民族,到了清末,汉人成了“东亚病夫”,汉人成了狗一样的民族,你要说满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最后也是被蔑视。但是你们要知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块牌匾写在哪?写在租界里,租界一般在哪?在几乎全是汉人的地方,“华人”虽然指中国人,包括你们,但其实是对我们汉人最大的侮辱。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7-09 15:51
        回复
          从此,汉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消失,时至今日,汉族其实只是个符号。为什么汉人的汉民族意识会消失,因为汉人不是靠血统来维持自己汉民族的意识,靠的是华夏文化,而华夏文化的精髓在于“礼仪”,可以这么说,汉人之所以为称为是因为其“礼仪”。可“剃发易服”后,汉人丢失了自己的“礼仪”。有人要说,汉人的华夏文化没丢,可是汉人百姓中大多是文盲、半文盲,所以他们接受华夏文化是从“礼仪”开始的,丢了“礼仪”,几乎等于丢了华夏文化,慢慢地就失去了自己汉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就失去了汉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说中国人一盘散沙,我看主要是说汉人,其他少数民族团结得很,没了汉民族的民族意识,汉人开始涣散。日本侵华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汉人”,何来汉奸一说。你说他们背叛了自己的民族,但他们连自己的民族是什么都不知道,何来背叛,其实,从我们的祖先为了活命第一次丢了自己的“衣冠”后,这一切都已注定。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7-09 15:53
          回复
            从杀戮到现在,历史已流淌了近四个世纪,如今我们依然称自己为汉人,可是我们并不是汉人,因为我们没有“礼仪”,而没有“礼仪”就没有华夏文化,没了华夏文化就不是汉人,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而已,而且是那些当年为了活命丢弃自己“衣冠”的汉人的后代,换一句通俗的话:我们是“汉奸”(背叛汉民族的汉人)的后代,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这是事实。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7-09 15:54
            收起回复
              如今,我们是满清的奴化文化和西方商业文化的结合体,唯唯诺诺、毫无礼仪、不知廉耻、毫无骨气(好死不如赖活着)、害怕又依仗权势,毫无思想、勾心斗角、唯利是图(毫无人情味),既自卑又阿Q等等,最可悲的是我们最歧视的人是中国人,而中国人大多数是所谓的汉人。台湾学者柏杨写的一本书《丑陋的中国人》,里面刻骨地批判中国人,我看少数民族同胞好的很,所以他批判的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汉人,而我们其实又不是汉人,只是继承了这个名字而已,是我们侮辱了真正的汉人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7-09 15:54
              回复
                有人说这是在悲情,我不反对,这就是在悲情,难道谈到我们民族的悲哀时我还要欣喜万分,或者只是淡淡然地、漠然地谈谈?
                但我们不能停留在悲情,更不能将这种悲情化为自卑或对其它同胞的愤怒与仇恨,我们现在能做的是:从我们祖先倒下的地方站起来,找回我们的“衣冠”,找回我们的“礼节”,找回我们的骨气、廉耻、仁义忠信,找回我们的尚武精神,找回我们的华夏文化(以礼仪为精髓的儒学)。至少这些标准要成为我们汉人的立身之道。这一切都从“汉服”开始,我们要让所有汉人知道,我们民族的服装是“汉服”,当有的汉人穿起汉服时,其它汉人绝对不要有诧异的眼光(就像见到一个怪物、疯子),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和服,绝对不要……,我们只希望我们汉人看到其它汉人穿汉服时的感觉就像日本人看到日本人穿和服时的感觉。我们绝对赞成汉人穿马褂、“唐装”、旗袍,就像是不反对穿西服一样,但是当别的民族问起我们民族的服装时,我们不能回答不知道,不能回答没有,不能回答是“唐装”、马褂、旗袍,更不能回答是中山装、西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7-09 15:55
                回复
                  2025-07-21 08:49:53
                  广告
                  最后一句:我们只是汉人的后代,汉人之所以为汉人是因为他们拥有以“礼仪”为精髓的华夏文化,我们没有,但我们要做回汉人。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07-09 15:58
                  收起回复
                    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10 07:17
                    收起回复
                      好帖 赞个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7-12 21:35
                      收起回复
                        绝对的好文,赞赞赞
                        -----衣冠上国今何在,礼仪之邦乘梦归
                        -----汉服始之于民间,必将复兴于民间


                        IP属地:浙江18楼2015-07-17 09:13
                        收起回复
                          楼主我可以转发这篇文章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7-18 18:32
                          收起回复
                            太多不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7-23 12:19
                            收起回复
                              2025-07-21 08:43:53
                              广告
                              说的好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5-07-24 11: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