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汉服吧 关注:443贴子:2,441
  • 3回复贴,共1

【知识就是力量】应答声用“诺”还是“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汉历史剧中的应答声现多作“诺”,认为这符合历史,其实不然。古人对尊者的应答多作“唯”,如《论语•里仁》:“子曰:‘…’,曾子曰:‘唯。’”汉郑玄注:“应辞‘唯’恭于‘诺’。”“诺”常用于尊对卑的应答,表示同意,如《左传•宣公三年》:“公曰:‘诺。’”


1楼2015-07-05 10:11回复
    说到唯、喏的尊卑使用区别,和一诺千金的诺之使用相对的正好有个成语“唯命是从”的唯,一诺千金用于赞美对方,褒义,唯命是从则用于服从对方,贬义。词的谦敬不能拘泥于背景人物其当时身份如何,而要看语境之具体使用方式。这两个字的分别使用,是由成语的褒贬含义决定的,绝不可说一唯千金、喏命是从
    其实我还想说有两个词”承诺“”诺言“,也是因喏的尊属性质而衍生出来的褒义词(现代渐渐变中性,但一般仍不会用作贬义),尤其是承诺,承是敬语常用格式,承诺者,即承蒙对方应许,所以从词本义而言”我承诺“之类用法是不合谦敬语表达方式的,当然现在语法变迁,成为普通名、动词,不需要那么讲究了哦还应该纠正一下,古人肯定也有”我承诺“的格式,但是这样的格式必然不是”我答应如何如何“,而是”我承蒙您答应如何如何“,承的谦词属性就代表了这必须不是用于自己发出的动作。当然,还是那句话,现代语法变迁,我答应说成”我承诺“也变成正确的用法了。
    我觉得现代人对古汉语(包括文言和旧白话)谦敬语的误区,其一就是谦敬语不仅仅是自称、称人用上谦敬词区分,或者语言里加一些敬语谦词就完成格式的,需要将涉及的动、形、名词都分别人我,进行变格,懂日语的可以去联想日语的谦敬语法,汉语只比那个更复杂,因为日语谦敬词略固定而汉语同义词更为繁复,因为谦敬词涉及词汇都要区分人我进行变格,那么即可达到省略主语而能准确无歧义的效果,这也是为何固定搭配的谦敬词往往可以不带人称代词就能知道用于自称还是称人。这造成误区就是现代人会将谦敬词本身当成人称代词,我上次说了个令尊的令不是”你的“就被一波波人拿着中学语法来掐了。谦敬语另一误区是,将地位高低(往往是官爵)视为尊卑,又将尊卑视为谦敬使用标准,这其实不能划等号,严格属于礼法上的尊卑范围其实比”地位有差异的二人即分高低“要狭窄得多,高位者也未必不对低位者使用谦敬语。文章之载体的属性,人际之交往的性质,语境之褒贬毁誉的区分,这才决定是否使用谦敬语
    因为谦敬语的本质就是通过贬己褒人达到自谦敬人的目的,所以谦敬词可体现出褒贬的区别,但褒贬不代表好坏,更不绝对化,同一个贬词用在自己为谦,不代表自骂,用在别人则是詈语;同一个褒义词用在别人为敬,用在自己则不代表自敬,而是凌人,一样变成詈语。后者举例”大爷您好“,”大爷我XXX“


    2楼2015-07-05 16:24
    回复
      2025-05-13 19:42:43
      广告
      顶布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7-08 22:38
      回复
        被骗好久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7-20 1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