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里从液体蒸发出来的分子数与从气体返回液面的分子数相等,
即气体的分子数不再增多,
液体的分子数也不再减少。
49
.天然石油是什么?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从外观看,它是从淡黄、暗绿、暗褐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
稠液体,从元素组成看,它是由极其众多的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50
.从化学组成看,原油由哪些元素组成?
原油主要由碳
(
c
)
、
氢
(
H
)
两大元素组成,
成为一种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碳占
83%
—
87%
,氢占
11
—
14%
;其次是由硫(
s
)
、氮
(
N
)
、氧
(
O
)所形成的含硫、氮、
氧合计占
1-4%
;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
钒
v
、镍
Ni
、钠
Na
、铜
Cu
、铁
Fe
、铅
Pb
,
其含量只有
PPM
级,以及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砷
As
、磷
P
、氯
cl
,其含量只有
ppm
级或
ppb
级。
51
、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
汽油馏份(低于
200
℃)中含有
C5-C11
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环环
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三环芳香烃;蜡油馏份(
350
—
520
℃)中,
含有
C20
—
C36
左右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52
、原油中硫以什么形态存在?
硫在原油馏份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馏份沸程的升高而增加,大部分均集中在重馏份和
渣油中,
硫在原油中的存大形态已经确定的有:
元素硫
(
s
)
,
硫化氢
(
H2S
)
,
硫醇
(
RSH
)
、
硫醚(
RsR
)
,环硫醚、二硫化物(
RSSR
)
、噻吩及其同系物。
54
、原油中硫以什么形态存在?
原油中的氧大部分集中在胶状、沥青状物质中,除此之外,原油中氧均以有机化合物
状态存在,
这些含氧化合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两类。
酸性氧化物中有环烷酸:
脂肪酸以及酚类,总称为石油酸。中性氧化物有醛,酮等,它们在原油中含量极其少。在
原油的酸性氧化物中,以环烷酸为最重要,它约占源油酸性氧化物的
90%
左右。环烷酸的
含量,因原油产地不同而异,一般多在
1%
以下。环烷酸在原油馏份中的分布规律很特殊,
在中间馏份中(沸程约为
250-350
℃左右)
,环烷酸含量最高,而在低沸点以及高沸点馏分
中环烷酸含量比较低。
55
、原油中氮以什么形态存在?
原油中氮含量均低于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我国大多数原油含氮量均低于千分之五
即气体的分子数不再增多,
液体的分子数也不再减少。
49
.天然石油是什么?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从外观看,它是从淡黄、暗绿、暗褐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
稠液体,从元素组成看,它是由极其众多的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50
.从化学组成看,原油由哪些元素组成?
原油主要由碳
(
c
)
、
氢
(
H
)
两大元素组成,
成为一种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碳占
83%
—
87%
,氢占
11
—
14%
;其次是由硫(
s
)
、氮
(
N
)
、氧
(
O
)所形成的含硫、氮、
氧合计占
1-4%
;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
钒
v
、镍
Ni
、钠
Na
、铜
Cu
、铁
Fe
、铅
Pb
,
其含量只有
PPM
级,以及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砷
As
、磷
P
、氯
cl
,其含量只有
ppm
级或
ppb
级。
51
、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
汽油馏份(低于
200
℃)中含有
C5-C11
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环环
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三环芳香烃;蜡油馏份(
350
—
520
℃)中,
含有
C20
—
C36
左右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52
、原油中硫以什么形态存在?
硫在原油馏份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馏份沸程的升高而增加,大部分均集中在重馏份和
渣油中,
硫在原油中的存大形态已经确定的有:
元素硫
(
s
)
,
硫化氢
(
H2S
)
,
硫醇
(
RSH
)
、
硫醚(
RsR
)
,环硫醚、二硫化物(
RSSR
)
、噻吩及其同系物。
54
、原油中硫以什么形态存在?
原油中的氧大部分集中在胶状、沥青状物质中,除此之外,原油中氧均以有机化合物
状态存在,
这些含氧化合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两类。
酸性氧化物中有环烷酸:
脂肪酸以及酚类,总称为石油酸。中性氧化物有醛,酮等,它们在原油中含量极其少。在
原油的酸性氧化物中,以环烷酸为最重要,它约占源油酸性氧化物的
90%
左右。环烷酸的
含量,因原油产地不同而异,一般多在
1%
以下。环烷酸在原油馏份中的分布规律很特殊,
在中间馏份中(沸程约为
250-350
℃左右)
,环烷酸含量最高,而在低沸点以及高沸点馏分
中环烷酸含量比较低。
55
、原油中氮以什么形态存在?
原油中氮含量均低于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我国大多数原油含氮量均低于千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