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很高层次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这两种物质不断地演化,到了一定层次,产生了佛性与魔性,再往下,产生了阴阳二性,越往下,这种对立性越来越突出,从而产生了好与坏,善与恶,正与邪。”
在轮法里,佛与魔是同等境界两种不同物质的存在形态,是相对立存在的两种生命形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佛”与“魔”的境界呢?这就要“修炼”,“返本归真”。怎样修炼?李这样说,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心性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提高,最后达到神佛的标准;人身不断地淡化、淡化,最后淡化为神体。
因为佛与魔是同等境界,所以魔也是要去掉所有的执著心后,才能成魔,只是“魔”不修善,不去恶,所以才会成为“魔王”。
神佛既然是在人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那么把人性中不符合“佛性”的杂质去掉后,自然就可以成“佛”了,修“佛”很简单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何以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一个“神佛”明了呢?按照李的说法,是因为过去宇宙中的生命都不知道宇宙中有法,他们只知道“法”在他们境界中的存在表现。所以才出现这些原始的神——“旧势力”阻碍李“正法”的“魔难”。
“神体”既然是在人体的基础上淡化出来的,那么,“神体”就必然受到人体的制约。李在讲法中这样说,“美国西部有一些石头,很像人,有的像菩萨,有的像佛,那就是高层次生命在地球上的对应。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神,他们不能永恒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保证地上的石头不风化、败坏。过去的神其实也是有他们的移动范围的,就是因为他们带不走地上的石头。我在这次正法中,完善了宇宙许多过去不完善的因素,你们的身体修成了,不就可以带着最低层次的物质,不用再被地上的石头束缚了吗?”
带着人体修成的“神”、“佛”是什么状态呢?因为不用再受地上的石头的限制,自然可以来去自由,想到哪里就到那里,大自在!
李在书里说,“修成(佛)了以后,大自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伸手即来,因为是他自己吃苦修出来的,在他的世界中什么都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修何福业。得生天堂。世尊曰。若有众生。信佛因果。受三皈依。持五戒。修十善。事二亲。截断邪淫。常行正道。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相。护善遮恶。作大福田。是人舍寿。必生上界。三十三天。受诸天福。五欲妙乐。思衣衣来。想食食至。皆是自然化成。不用人力所办。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各具五种神通。快乐逍遥自在。”——《大乘金刚经论》(得生天堂论第十六)
哎,李所描述的“佛”,怎么像释尊所说的天人啊?
李说,“佛是踏着真理如意而来的这么一种世人的称呼”。佛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众生自性也。伴随一切生灭,却从未生灭过。一切皆是祂的彰显,祂又不被一切彰显所束缚。故而佛又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轮法里,佛与魔是同等境界两种不同物质的存在形态,是相对立存在的两种生命形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佛”与“魔”的境界呢?这就要“修炼”,“返本归真”。怎样修炼?李这样说,在做好人的基础上,心性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提高,最后达到神佛的标准;人身不断地淡化、淡化,最后淡化为神体。
因为佛与魔是同等境界,所以魔也是要去掉所有的执著心后,才能成魔,只是“魔”不修善,不去恶,所以才会成为“魔王”。
神佛既然是在人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那么把人性中不符合“佛性”的杂质去掉后,自然就可以成“佛”了,修“佛”很简单啊!这么简单的道理,何以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一个“神佛”明了呢?按照李的说法,是因为过去宇宙中的生命都不知道宇宙中有法,他们只知道“法”在他们境界中的存在表现。所以才出现这些原始的神——“旧势力”阻碍李“正法”的“魔难”。
“神体”既然是在人体的基础上淡化出来的,那么,“神体”就必然受到人体的制约。李在讲法中这样说,“美国西部有一些石头,很像人,有的像菩萨,有的像佛,那就是高层次生命在地球上的对应。这就是为什么过去的神,他们不能永恒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能保证地上的石头不风化、败坏。过去的神其实也是有他们的移动范围的,就是因为他们带不走地上的石头。我在这次正法中,完善了宇宙许多过去不完善的因素,你们的身体修成了,不就可以带着最低层次的物质,不用再被地上的石头束缚了吗?”
带着人体修成的“神”、“佛”是什么状态呢?因为不用再受地上的石头的限制,自然可以来去自由,想到哪里就到那里,大自在!
李在书里说,“修成(佛)了以后,大自在,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伸手即来,因为是他自己吃苦修出来的,在他的世界中什么都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修何福业。得生天堂。世尊曰。若有众生。信佛因果。受三皈依。持五戒。修十善。事二亲。截断邪淫。常行正道。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相。护善遮恶。作大福田。是人舍寿。必生上界。三十三天。受诸天福。五欲妙乐。思衣衣来。想食食至。皆是自然化成。不用人力所办。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各具五种神通。快乐逍遥自在。”——《大乘金刚经论》(得生天堂论第十六)
哎,李所描述的“佛”,怎么像释尊所说的天人啊?
李说,“佛是踏着真理如意而来的这么一种世人的称呼”。佛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众生自性也。伴随一切生灭,却从未生灭过。一切皆是祂的彰显,祂又不被一切彰显所束缚。故而佛又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搙多罗三藐三菩提。”